;如果大明朝廷没有消息的话,那多半是已经沦陷了。
对于李自成一方的实力,吴三桂还是比较清楚地,六十万大军,即便是一人吐一口唾沫,都能淹死朱由检!
自从松锦之战战败,朝廷倾尽全力打造的九边精锐尽丧之后,吴三桂就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
这也是他为何会提出八十万天价开拔费的原因。
朝廷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他又何必去效忠?
八十万开拔费,只不过是一个借口!
如果朝廷真的能拿出这笔钱,他也未必会去救援。
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大顺和大清之间待价而沽,将自己麾下的三万关宁铁骑和两万宁远府兵卖一个好价钱不香么?
何必为了一个即将灭亡的大明,堵上自己的前程和未来?
“如今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就看李自成能开出什么价码了!”
“山海雄关,大顺恐怕也是势在必得吧!”
吴三桂阴鸷的脸上,满是期待。
如果大顺能开出合适的价码,他也不介意归降。
反正躺着拿好处,出工不出力,这事又不是没干过。
如果大顺逼得紧了,率军出关去杀一些包衣充当战功就行了。
(辽东地区汉人很多,现在都是奴隶,被鞑子称为包衣)
就在他洋洋得意之时,一名亲兵飞奔而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不好啦,总兵大人!朝廷的军队杀来了!”
“朝廷的军队?!”
吴三桂闻言一愣。
朝廷还有余力攻打山海关?
“大人,朝廷大军来势汹汹,还手持陛下口谕、调令,好多兄弟们都不敢抵挡……”
“如今大军都已经进入城关之中,向着您的府邸去了!”
一听这话,吴三桂阴鸷的脸顿时变得铁青,急忙问道:“来了多少人马?!”
“大约五六万,人太多,卑职也没法细数!”
五六万!
这么多人马……
“来人,赶紧备马,我要回府!”
吴三桂顿时感觉有些不妙。
昨天,多尔衮才和他通过书信,劝他投降满清,还开出了日后封王的筹码!
若非是为了等李自成这方的消息,他都有些迫不及待的答应了。
所以……
那封书信自然是没有销毁的!
对方直奔他的府邸,如果发现了那一封书信,自己顷刻间就成了叛国之臣,会被世人唾弃。
关宁铁骑虽然是他一手经营的精锐,但并非是所有人都敢背负叛国骂名的!
如果叛国罪名坐实,至少有一半的关宁铁骑都不会听他的调遣,甚至一部分人,还会吊转矛头……
在历史上,鞑子大军入关,都是打着为大明皇帝报仇的旗号。
在古代,无论读书人或是当兵的,都在乎脸面,讲究师出有名。
“快快快!赶紧回府!”
吴三桂连滚带爬的从城楼上冲下来,飞速上了一匹战马。
只要那封书信没有暴露,那他就还有和朝廷军队抗争的本钱,至少不会落得身死的下场!
“一定是刘传那个老匹夫私自将人放入了南翼城……”
吴三桂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将刘传给千刀万剐!
“驾,驾!”
战马飞奔,吴三桂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可惜,他还是迟了一步。
等他回到自己的平西伯府,却发现整个府邸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军队团团围住。
第67章 吴三桂慌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