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有人都禁得住探究秘密的诱惑,他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不会那么轻易死了的。
      但是他的表情最终是凝固在了错愕和绝望上,殷野王对这些秘密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想让他自此永远闭嘴。
      殷野王一向信奉只有敌人死了才是最安全的,尤其是圆真这样阴险狡诈的奸佞之徒,只要他还能开口,就谁也不知道这个人还能说出什么、做出什么,与其留着他日夜提防那层出不穷的可能的变数,不如让他永远的沉默。别说他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隐情,就算什么都不知道,一个活着的圆真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他所拥有的价值和他所能制造的麻烦相比完全不成正比。他殷野王坐拥整个江湖最为全面、高效的密探网络,圆真知道的那点子所谓的秘密,对他而言,一文不值。
      众人错愕的看着殷野王先是掐死了圆真,又以这样极其残忍的方式破坏了他的尸体,饶是刚才差一点被圆真所杀,依然对殷野王这一番举动也骇然的不自觉倒吸一口冷气。
      “你……你……”空智见殷野王如此霸道越俎代庖一而再再而三的处置少林寺的人,实在是心中气愤异常,殷野王如此行为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本少爷也只是为武林除害,大师不必谢我。”和空智相比,殷野王倒是一贯的嚣张跋扈,截住空智话头,翻了个白眼满不在乎的接茬说道。
      少林众僧心中都被他这厚脸皮激的心中怒火灼烧,怎的还要少林感谢他为他们清理门户不成?可气归气,说到底是这圆真作恶多端,刚才又想把今日会上众人都屠杀殆尽,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也是正常。
      这今日的比武眼看着只能不了了之,圆真下的毒虽然暂时看起来是解了,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症状,谁也没有了比武或是其他兴致,一门心思只想着搞清楚那毒物到底是何物,会不会有什么其他影响,而且那明教的凤宁为何会有解药,也是十分让人生疑之事。
      圆真虽然人已死,可是他刚才说过的话却是大家都听到了的,不少人目光躲闪疑惑的不时扫向明教这一边,只是没人出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若那慕容凤宁真的是……又当如何呢?
      殷野王和杨逍眼见这情况,心底都在思索着该如何收场,起码不能真的让少林那几位禅师坐实凤宁的身份,若不然,今日怕真的没有办法善了。
      可那少林三渡,出面参与今日比武,显然正是为了凤宁而来,杀了圆真容易,这三人若是一旦继续刚才那话题,该怎么办。
      场中气氛一时间沉默的有些古怪和尴尬。
      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哨音遥远的传来,众人下意识的向声源望去,只见一枚穿云箭杀入云霄,在半空炸开,青.天.白.日也在半空中炸出一朵耀眼的金色花火来。
      众人被这道响箭吸引抬头望去,其他人疑惑之际,明教众人皆是脸色大变,这乃是五行旗危急时刻做报信之用的。原本明教众人上山,并未多带属下,除了殷野王随身带了几个飞鹰卫,其余五行旗及天鹰教众人皆是分散驻扎山下,若无紧急情况,绝不会放出这信箭,显然是有大事发生。
      殷野王猛地抬头看向凤宁,突然想起原著中,似乎少林那屠狮大会之后,便是汝阳王带兵围了少室山,要剿灭这一群江湖中人。
      杨瑶琴站在凤宁身边,悠悠的开口:“姐姐,大哥,汝阳王带了几万兵马向少林寺开来,约莫两万骑兵先行,我来时,见他们已经抵达少室山下。”
      众英雄见状顿时议论纷纷,刚才什么慕容家身世来历全抛在了脑后,只听到了两万骑兵便慌了大半。
      说到底江湖中人也不能以一敌百,他们在这山上聚集统共不过千人,元骑兵的厉害不少人也领教过,何况对方有两万人,大有要与江湖中人决一死战,踏平少室山之意,怎能不让人心惊。
      打仗交战可不同于比武打斗,骑兵大多以□□大戟弓箭等等为兵刃,一寸长一寸强,还未等人到跟前,长兵扫过,便能压制一片。扪心自问,又有几人敢说自己无功能上万军中来去自如呢?各门各派领袖人物许是可以轻松脱身,可其他人又当如何呢?难道叫各派领袖不管其余门人,只顾自身逃命去?如此这般,就算苟且下一条性命,怕也是从此再无立锥之地。
      众人左思右想,竟是毫无办法,仿佛只能静坐待死,一时间皆浮躁恼怒了起来。
      不知谁先喝了一声“和鞑子拼了。”引得人群顿时沸腾了几分,许多人哇哇叫了起来,都道:“不跟鞑子兵拼个你死我活,耻为黄帝子孙。”其时宋室沦亡虽已将近百年,但草莽英豪始终将蒙古官兵视作夷狄,不肯服其管束。这时听说蒙古兵杀到,各人热血沸腾,尽皆奋身欲起,要随时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可无人注意的角落,杨逍、凤宁、殷野王等几人神色却没有那般激动,两万人,可不是几千兵马,光凭一腔孤勇,与送死何异?此事透着古怪,汝阳王就算再如何秘密调动兵马,万人兵马行军,怎可一点行迹不露?
      汝阳王几乎从没有把江湖势力放在眼中,如此大规模调动兵马围剿显然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几万人马对上千江湖人,十分大材小用,目的显然是要赶尽杀绝。杨逍和殷野王几乎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几乎和陈友谅同一时间带兵南下的人。

第 243 章 第 243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