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里灯火通明。
厅里欢声笑语一片。
老太爷前些日子回去了乡里一趟。这次回来,精神似乎都好了许多,嗓门也更大了。还带了几车杂七杂八的地产特产回来,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快过年了,送亲戚朋友尝个鲜儿倒是不错的。那些子京里豪门大户,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倒是这些各地的新鲜东西没见过的,倒还稀奇。
“媳妇儿,这可是用银子都买不到的好东西,京城绝对是找不到的。”
老太爷大声地炫耀着,自豪得不得了,故乡这些年来也变了不少,认识的人也没有几个了。可是,那熟悉的乡音,梦中的土地,仍然让远方的游子感觉到一种血脉相连的亲切。
这才是祖祖辈辈生活着的地方,这才是曾经养育了他的一方水土。
而媳妇儿这个称呼就是他回去的一大产物之一,听乡里的那些老爷子这么唤着,感觉分外亲切,回来就立马用上了。
“当然,还好公公带回了这些东西,要不然,过年了还真不知怎么准备年货才好。每年都差不多的东西,也叫人有些厌烦了。还是您们两老疼我,这几车东西,不晓得省了我多少事呢!”
老人家叙叙叨叨地说了许久,有些话还是重复着,林诗英却也不烦,还轻笑着应和,显得极有兴趣。老人有时候就跟孩子似的,得哄着。只要顺着他们,他们就开心了。
果然,自个儿的成果得到了林诗英的认可,老太爷老太太高兴地脸都笑成了菊花。
元烈阳坐在林诗英身旁,听她和老太爷老太太拉家常,不时也凑个趣儿。
自从两个老人回了乡里,这个府里,已经有许久不曾这么热闹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话诚然不错。
几人正言笑晏晏,大叙别后之事之时,外面突然一阵骚动。
隐隐约约似乎听到有人在唤元正纯,还有元正琪的声音,他们兄弟两个今儿个一起回来呢?倒是少见小】
【说】
只是,这下人们的声音为什么这么惊慌?
难道出了什么事?
两个老人家刚回来,不想他们坏了兴致,林诗英就站了起来。
“公公,婆婆,你们继续说话,我出去看看那两个小子怎么啦?八成是正琪那小子又闯祸了,正纯正在治他呢!”
话虽然是这么说,林诗英心里却觉得似乎有些什么东西不对劲。
正琪那孩子虽说性子张扬了些,可一向对正纯这个哥哥还是尊敬有加的,正纯对弟弟也一向甚是疼爱。两兄弟虽说性子不同,可从小到大,却是真正的兄弟情深,几乎没怎么红过脸。
就是上次正纯对正琪做了那么大的错事,正琪也不过生了他一段时间的气,就又和好了。用他的话来说,再怎么样,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难道还能气他一辈子不成?
如果两个兄弟没闹矛盾,还有什么事能引起下人们这么大的骚动?
又不是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家?
想到这些不妥之处,林诗英的脚步就情不自禁地快了起来。
老太爷,老太太这时也感觉有些有不妥,也站了起来,元烈阳见拦不住,也就随着跟了出去。
当背着元正纯的元正琪映入林诗英的眼帘时,林诗英的头都有些晕了。那垂在元正琪的脖子旁的手,竟然沾满了血迹,红得刺目。
正纯受伤了?
是谁,竟然敢把她的孩子弄成这样?
随之而来的却是满腹的怒气。
不过,这笔帐得以后再算。
“正琪,你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要紧吧?”
问这话时,林诗英的心都提了起来。
“没事儿,只是晕过去了。”随后看着林诗英盯着的满是血迹的手,元正琪这才明白娘的紧张从何而来。于是赶紧又补充了一句:“这血是别人的。”
听到这话,林诗英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赶来的老太爷、老太太们也被吓了一大跳,还好两位老人家见过不少世面,身子又稳健,这才没出什么事儿。但也免不了受了些惊吓。
一群人将无正纯送回了他的屋子里。
而元正琪立马就被揪出来接受众人的审问了。
待搞清楚事情经过之后,老太爷连连跺脚。
“冤孽啊,冤孽。真是没出息的小子,怎么将事情搞成这个样子。”
老太太也是直掉眼泪。
“现在可怎么办才好?可怜那孩子都有了我们的骨肉,这可是我们第一个曾孙子啊。”
元烈阳见不得老人家伤心,赶紧安慰道。
“娘,先别伤心。太医没有办法,不代表别人没有办法啊。诗英,你看,逸叔会不会有办法?”
逸叔?元正琪一愣,这是什么人?怎么他从来没有听爹娘提起过呢?
林诗英点了点头。
“我这就写信给逸叔,请他过来瞧瞧。爹、娘,先别太伤心了。逸叔虽然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名气,可是,他的医术极高,并且专门钻研一些古怪的病症。如果是一般的伤寒什么的,也许不比宫里的太医高明多少。可是,对一些古怪的病症,他奇奇怪怪的法子却多。说不定会有法子也未可知。”
“那,快点儿写信吧!”老太到现在都好好的。好生生的人给他强行带走,现在这样回来,他还有什么脸面再出现在这里?
平康的爹娘这时也出来了,看着这紧张的局势,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但元正纯接下来的举动,却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允 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