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长安公,郡王,宿国公,你们休要逞口舌之快,你们忘记隋炀帝吗,你们忘记渭水之辱?此战,谁敢保证必胜。萧禹说。
      此言出,殿内气氛尴尬。
      萧禹把北伐视作对高句丽三大征啊。
      若败。
      皇帝声望受损,武将难辞其咎。
      哈哈哈...
      相国,不管危言耸听,还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将保证此战必胜。赵牧斩钉截铁的说。
      师出无名,你凭什么保证?萧禹怒斥。
      与此,虞世南进言说:陛下,朝廷内忧外患,百姓风言风语,若出师无名,大唐怕步前隋后尘,连陛下也....。
      他的话没有明说,意思却非常明显了。
      闻声,武将气急败坏,却不敢多说,毕竟他们嘴皮子不行。
      李世民神色渐渐犹豫,若落得穷兵黩武的名声,加上玄武门之变,他的名声彻底毁了。
      北伐战败,他也完犊子了。
      陛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赵牧说。
      说!李世民暴躁的道,
      赵牧瞥了眼萧禹,裴寂,虞世南等,直接道:陛下,所谓仁义之师,是边境百姓为代价,大家的命是命,他们的命也是命,不是生来做炮灰的。
      至于出师无名,黑骑搭救那么多百姓,当初有借口没实力,现在有实力,可以突厥虐杀边塞百姓为由,总该能出兵。若为鼓舞三军,以大唐荣誉为由,亦能出兵。
      赵牧,你故意忽视杨广吗?萧禹道:他攻灭吐谷浑,讨占城,征讨契丹,突厥,征讨琉求,三征高句丽,导致民不聊生,最终杨玄感叛乱,难道你想陛下也落得如此结局吗?
      相国,容我说句不当听的话。帝王不论皇帝私德。隋炀帝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当前朝廷享受着运河带来的好处。
      若非急于求成,导致民不聊生,否则,他堪称明君。赵牧说:即使陛下,也怕要依他为榜样。
      大胆。
      长孙无忌闻之呵斥。
      萧禹痛心疾首的说:你怎敢把陛下与隋炀帝相提并论呢。
      李世民面色阴沉,狠狠瞪向赵牧。
      大唐建国以来,有意无意贬低杨广,以表明大唐的法统,
      这混蛋皮痒痒了,敢说他效仿隋炀帝,不怕让人想起玄武门之变。
      顿时处在爆发的边缘。
      殿内鸦雀无声,百官惶恐,生怕惹祸上身。
      岂料赵牧无视他动怒的表情,朗声道:隋炀帝被人唾弃,皆因他失败了,沦为亡国之君,若陛下治国有方,国力强盛,自然被称之为明君,反之.....
      目前,陛下珍惜自己羽毛,在乎旁人所言,我觉得大可不必。
      北伐大捷,突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陛下声望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内政,相国不相信陛下,还是不相信三省六部的官吏。若陛下亲政,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将来再能灭掉高句丽,陛下文治能与文景齐名,武功与汉武争锋,说句不恭维的话,陛下该去泰山封禅。
      这....
      赵牧的话,分明以成败论英雄,却很有道理啊。
      萧禹哑口无言。
      龙椅上,李世民怒意散去,情绪激动的询问:你确定?

第154章师出无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