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易婷扫眼六个人名:
      “船覆而亡,死战护主,前两个听起来不是很吉利,
      锦帆贼……加勒比海盗吗?”
      视线被第六选项牢牢吸引:
      “东吴之主?
      按照之前场景的零碎信息,三国时代的第三个国家就叫【东吴】,
      能当东吴主君的人,肯定是个能和曹操和刘备匹敌的狠人吧??”
      欣喜之下,下意识选择了孙权。
      【不列颠尼亚】总理约翰逊率先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这人不能选!他姓孙!”
      其他几个高层七嘴八舌:
      “对啊,选姓孙的人那不是便宜张辽了?”
      “选了个什么臭虫老鼠,真是没一场省心。”
      “我觉得不怕吧,能成为三国的君主之一,肯定有几把刷子,只要他手下名将如云不就得了~”
      “先看吧,如果再输,让她的bno护照明天就过期。”
      ……
      合肥城附近,
      孙吴军旗遮天蔽日,十万大军结成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头。
      一位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的三十来岁主公握刀面北,踌躇满志:
      “我军军威鼎盛,十万大军必定能拔下合肥城这颗钉子,进军中原!”
      系统播报名将信息:
      【东吴之主孙权】
      武力:80,
      智力:86,
      统率:88,
      魅力:83,
      生平简介:
      (182年-252年),字仲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统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掌事,被曹操表举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委心服事下,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占有荆州的曹操挥兵南下,议者多劝孙权降曹,惟有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又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
      黄武元年(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
      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特性:【虎据江东】。”
      长篇简介让约翰逊等人脸色比翻书还快:
      “不愧是三国的君主之一。”
      “是连曹操和刘备都能打败的男人,打个张辽还不轻松。”
      “迄今为止拿到过最好的名将了,光看他身后那一帮子武将,就不好惹。”
      孙权的身后,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董袭、徐盛、丁奉、蒋钦、贺齐等东吴将领一字排开:
      “得主公亲征,我军士气更旺!”
      ”主公,末将觉得你不应该太靠近前线。”
      “主公,据报守卫合肥的曹军只有7000人,不足为惧。”
      孙权大笑,对反对声充耳不闻:
      “要是倾国十万雄师还拿不下7000人,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第246章 孙权的野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