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嗣业自己也吃了一惊:
      “我就听了杜子美一首诗,就变牛了?”
      出得门外,两万五千带甲齐齐行礼:
      “见过虢国公!!”
      李嗣业这才相信自己成为了一个唐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杜姓考生这时候也酒醒了,
      系统播报支线人物:
      “【诗圣杜甫】
      (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出生于河南巩县,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人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有《登高》《春望》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死后声名远播,共有约1500首诗歌存世,对整个东亚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尊称为【诗圣】。
      安史之乱前夕,唐玄宗诏告全天下有才之人到长安参加考试,杜甫亦赴京参考,
      但由于朝中有人作梗,杜甫落榜,生活潦倒,困于长安。”
      观众又跌眼镜了:
      “这衣服破破烂烂的酒鬼。居然是个与李太白齐名的诗人?!”
      “名号里有个【圣】字,感觉很厉害。”
      “谁能背几首听听,我想想以前学没学过?”
      外国观众:“华国的唐朝究竟有多牛逼啊,出场的古人又是神通又是仙又是圣的。”
      ……
      李白扶起杜甫,两友久别,开怀小酌,一桌子相谈甚欢。
      “子美为何流落在这长安城外?”
      杜甫神色黯然,将最近自己经历之事和盘托出:
      “我本一腔热血来长安参加圣上的开科考试,以求报效国家,
      谁料想大奸相李林甫从中作梗,竟奏报这次考试‘野无遗贤,即国家圣贤已经尽被皇上所用,一个新才也挑选不出来,
      无数与我一样心存报国之志的考生失望透顶,都想向李林甫讨个说法。”
      姜子凡对历史上此事略有印象,最大的感想是,唐玄宗竟然听信李林甫这种拍马屁,对天下英才不闻不问,
      大唐的衰退,长安城中的腐烂,从此事可以看出端倪。
      杜甫继续说:
      “我今早听说李林甫要到城外打猎,便于路上拦住他的马车严辞斥责,想要给天下学子讨个说法,
      岂料那奸相蛮横之极,将我乱棍打走,扬长而去。”
      他边说边露出后背的伤痕,触目惊心。
      李嗣业是个耿直之人,听到这种离谱之事,哪里忍得住:
      “李林甫现在在哪里打猎?我的陌刀要找他说理去!”
      杜甫眼睛一亮:
      “虢国公真肯主持这个公道?”
      李嗣业提刀站起:
      “公道不知可否拿得回来,不过那奸相,一定要受点教训。”
      众人说走就走。
      很快,在一处山野小树林找到了一手牵狗,一手擎鹰的宰相李林甫和他的一帮家丁: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围堵本相?!”
      系统播报:
      【口蜜腹剑李林甫】
      武力:43,
      智力:80,
      统率:59,
      魅力:40,
      生平简介:
      (683年-753

第133章 奸臣换猛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