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七八 进山[1/2页]

灵武:惟我独仙 无境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易表现的像昔日的赵二一样,得了好处就咋咋呼呼,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晓,进而羡慕他。
      就在当晚,刘元便外出,跟一个老男人幽会。
      听闻情况后,老男人冷笑:“这些道脉之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虚伪,明明是他们自己想尽占便宜,一食多吃,偏偏要整些道貌岸然的外衣,表示自己行事有理有规有底线。
      也罢,若非这些人有这等臭毛病,也就不会总是弄巧成拙、留下余地供人利用。
      赵二那边姑且让其再快活几日,那赵吉所派的暗中保护赵二的大内高手,身份我已确认,老咸鱼一枚,若非有什么把柄被赵吉拿捏,也不会担着差事。
      这等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王朝倾覆也未必挂怀。虽然隐约察觉了些风声,但这次多半也会跟着赵二离开。
      若是赖着不肯走,我会通知你,届时就双管齐下,送其上路。”
      刘元离开后,老男人冲着院落的某个角落凝目盯看了半晌,最终不得要领,摇头作罢。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周易在书房听取阴灵的鹦鹉学舌。
      这阴灵算是意外获得。
      他原本是打算抽时间去墓园坟场转悠一番,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的。结果在市井发现了这恋栈不去的灵。
      难得是灵智未失,也还未被戾气侵蚀。
      他知道,能如此,除了因为执念,还因为这人意志力非同寻常。
      说个不怕埋汰自己的话,换他在对方的位置上,都未必能做的这么好。
      这就是心境、道行。
      这跟修道之人的玄法异术的那个道行不是一回事,就是指强大的心灵境界。
      这叫李清的男人,之所以不肯归墟,主要是放心不下母亲和妻儿。家里失了顶梁柱,母已老、儿尚幼,操办丧事又让本就清贫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想想都愁。
      家贫百事衰,而金钱,的确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恰好周易现在不缺这个,李清的愿望自然能办漂亮了。
      不过,什么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周易也是讲规矩,不会当烂好人,也不会浮皮潦草的塞把钱过去,就把对方命买了。
      就像今次,他听完李清的报告,就道:“这余县虽说不是人杰地灵,却也有着起码上千年的历史了。
      我估摸着,此间大约是有什么宝物要出土,惹的这些牛鬼蛇神纷纷跑来布置。届时,怕是少不得一场腥风血雨。
      你的妻小老母,住在这种是非之地,很不安然。
      我建议,你还是鼓动他们,后日随我一起去云雾山庄,那里也需要个管事的,届时,我便敕封你为云雾山鬼差,镇守那里的阴司,将那里梳理成可供阴灵安然栖息之地。
      到时,你自然是能暗中佑护。”
      李清感激涕零,给周易磕头,周易受了。
      人堕落起来,往往就是一念之间,现在,曾经是普罗大众一员的他,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上位者的事实了,尤其是在这等社会。
      转眼就到了出行之日。
      跟随周易前往云雾山庄的赵府奴仆并不多。
      周易对此并不在意,他看中的两人在队伍里,也就够了。
      省下的,即便能活到他回府,他也会将之遣散。
      没错,周易压根没打算凑余县的热闹。
      虽然副本安排了大事件给他,可选择入不入局、又或如何参与,那是他的事。
      他现在不需要什么宝物,而如果被众人抢夺的宝物是超凡力,少了对他而言不值当的在虚弱的时候火中取栗,多了一时半会儿可运不走,届时再取也来得及。
      因此,前往云雾山庄,怎么看,都是一招活棋。
      在城门口汇合了李清家小,队伍迤逦出发。
      “大哥,这娘们小崽子的,谁啊?”油光满面的汉子一脸嫌恶的问。
      “到了云雾山再跟你细说。”
      “现在不能唠唠么?”
      周易笑笑,没吱声。他早就跟这些刘元同党攒着小账了。
      哪怕是啸聚山林的土匪组织里,都没这么说话的,没大没小,大哥都告诉你回头解释了,还上杆子现在就想知道,咋那么得劲?
      这就是压根儿不把赵二的权威当回事导致的。
      这跟过去的赵二御下无方有很大关系。赵二以为能带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别人就佛爷一般供着他,敬重有加,甚至忠心耿耿。
      殊不知,这跟生活中不懂得拒绝人的一些‘老好人般,自我感动,实则人家并不领情。
      当然,这个更严重,平时吸血,关键时刻还要宰杀了吃肉。
      相应的,周易也没打算轻饶这帮人。
      这个时代行路艰难,尤其是冬日,周易已然尽可能的想办法舒服了,仍旧饱受颠簸之苦。
      车队晓行夜宿,走了三天,到地方了。
      这里已然是余县的边界,云雾山事实上就属于邻县的,只不过土地兼并严重,也指的是已开垦出来的、和有开垦潜力的,像这等野山,并不算在内。
      有些本地权贵又或父母官甚至巴不得被划分去别县,毕竟这等鞭长莫及的偏僻之地易生匪患,真出了状况,里子、面子都会受损。
      对于云雾山庄,周易多少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他知道这山庄最早是由逃民开辟。
      保守欺凌压榨的民众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又差了关键东西,不是少个人魅力出众的领袖,就是大势不予,反了只会很快被镇压。
      于是就逃进山里。
      看过{荒野独居系列}的都知道,没点准备或优势,渔猎的日子可不容易,消耗往往比收获大,自己都喂不饱,更别说拖家带口。
      于是自然而然就报团取暖,开辟了桃园地。
      再然后就人心思变。
      当年的开荒者还没入土呢,年轻的后辈就想着回归文明了。
      人总是习惯性美化未知,从而让自己有动力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用接地气的话说,就是记吃不记打。
      人类之所以从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肯吸取教训的,跟挨毒打深入骨髓的,不是同一拨人。
      在安定中成长起来的人,想烂脑瓜子,也没办法全情体会逃民的种种难,以及权贵乡绅是何等的丧尽天良。
      他们只会被对方奢豪的穿戴、拿腔捏调的谈吐,和体面的状态吸引,觉得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毕竟也是个人。
      殊不知,人与人的差距,可以比人与狗更大。
      就这样,云雾山庄的开辟者后代,崽卖爷田,以至于姓了徐。
      现在姓赵了,都一样,总之就是给自己请了个爹。
      或许是因为马后炮,明白过味来,怨气比较大吧,周易发现迎接他们一行的庄子的人都挺不开心,却又不得不强颜欢笑,于是气氛看似还行,实则透着尬和窘。
      就仿佛你去奢侈品店,销售并没有因你衣着普通就摆脸,但你表示不买东西,而只是来借个厕所时的氛围。
      周易也没打算急着改变什么,没搞什么盛宴接收,只是说行路辛劳,先美美的歇他个三五日再说。
      走了三天路,就要歇个三五日,这是不是有些岂有此理?
      在现代也许是,但在这个世界,很合理,慢节奏嘛,就是这样。
      当然,一干已然知道新主子是个王八蛋的山庄民众,也因此松一口气。对他们而言,最怕的就是主子根本不体谅,瞎几把折腾。
      实际上周易真能体谅这些人的不易。
      毕竟这对他这个穿越者而言,并不多费力,智商正常,稍微走点心,就能想明白。
      首先说,这种深山老林中的庄子,田地多半是不够。
      这不光是地皮的问题,还有水源的需求。
      其次,就是渔猎了,要做成长久产业,就得悠着点来,不能玩断根绝户式的猎杀。
      而且这山里的野兽,倒究不比人工驯化出来的,膘少肉柴,也就吃个新鲜还行。
      所以这山民,半耕半猎,听着写意富足,实则穷的叮当响。
      若是再加上被主子吸血,上供山货什么的,日子便愈发难熬。
      这种情况下再搞什么庆祝活动,翻过年估计就得饿死人。
      进的山庄,周易发现,这庄子里的房子,倒是挺抻头的,没有那种破烂寒窑或窝棚,都是殷实人家的那种青砖瓦房。
      周易估计,这不是庄子里的人要体面,而是徐家要体面,把这里建设成具有旅游度假村特质的所在,招待客人,故而才玩形式主义,不知道的还以为徐家仁善,善待乡人。
      说到这个,周易过去也曾‘何不食肉糜过,就觉得古代的普通人简直逊毙了,长期住的居所,就不能花费些成本,下点功夫,?意恋暮靡坏悖糠堑靡醢党笔???蠊裁撸
      后来他才知道,那时的人,还真就缺那份劳动力。
      当然,这其实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但主要就是劳动力匮乏。
      古时候动辄强调‘青壮如何如何,就是因为,在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的人类,是不能当做现代成年人般计算劳动力的。
      夸张些说,每一份额外的压榨,都相当于耗命。
      因此,征调民夫之类的大工程,才总是伴随着大量的猝死。
      本就在勉力支撑,别说是加活儿,就是水土环境改变之类的情况,都能要了这些人的命。
   

一七八 进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