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举国欢庆[2/2页]

坏蛋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张三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就你能!就你最有骨气,也不知道是谁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吧,还不停地说着梦话,说什么闺女啊,要是受到了欺负,就回爹爹这边来,爹爹别的本事没有,保护一家子安全的本事还是有的……这么大个岁数了也不害臊!”
      黄书瑶冲着那道背影咒骂半天,也就迎来了一个冷哼。
      也是,自己家这个没出息的男人自嫁给他来就是个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闷葫芦,要是真有本事,能让人骂了半辈子?说他是个狗都不要的镇北大将军?
      说来也奇怪,这老家伙任凭别人怎么骂,愣是不生气。
      还自我安慰的说那些人是想挑拨他与皇上的关系,这种小人不理会。
      妇人当然不信,要是他真与皇上好,能这么些年从来就没来看望过他?
      妇人愣了愣,像是想到了什么自言自语道:“难道这个老东西之前跟我吹的那些牛,说他是什么手握三十万大军军权的镇北大将军,什么以三十万对五十万依然能杀的大元蛮子丢盔弃甲,说什么当年他一个人入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境的这些话,全是瞎吹的?压根就没有这些事?”
      妇人突然笑了笑,呢喃道:“也是,我家男人什么德行我能不知道?就他那三两下的功夫,骗的了别人可骗不了我!”
      说完妇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着那道魁梧身影小跑着追了过去,边跑边骂道:“好哇你个老东西,吹牛都不带打草稿的,快老实交代,你以前说的那些是不是全是框我和你女儿的?不说话是吧?今天晚上自己搬去女儿的房间去睡!”
      与京城的讥讽态度不同,姜家将女儿嫁给太子属于是高攀,也就代表着姜南山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国丈,地位可以说是从一个空衔将军一跃而上,变得可就与以往不同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这场太子与四皇子的夺嫡之战,太子胜出的前提下。
      不过,对于这一州之地,能够攀附上皇城的亲戚,就已经是顶了天了,况且这些日子,姜老将军的名头可是红极一时。
      大伙想破脑袋都想不通,为何太子要和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姜家联姻?
      就算他姜南山当年的确是四大战神之一,可现在呢?世风日下,他的姜家军也早就十不存一!还有什么威风可言?
      难道说是皇帝陛下想通了,觉得当年的确是亏待了老将军,现在只不过是为了补偿姜家?
      但这样,也就代表着赵楷低头认错了。
      天子的头颅,怎会低下来?
      人就怕出名,出名了是非就跟着变多了,尤其是对于上了岁数的老人来说,真的是疲于应付。
      姜薇的花轿还没出去多久,这登门造访的人就开始络绎不绝,与以往的态度不同,再也没有什么阴阳怪气,嘴上说着的可都是实打实的恭维话,绝对的发自肺腑。
      出手的贺礼,更是沉甸甸的。
      当然姜南山完全没有父凭女贵的傲气,还是像往常一般不卑不亢的应付着众人,今日太守大人没来,这也在姜南山的预料之中,毕竟现在来还不是时候。
      后日才是时候。
      按照大周礼,女子出嫁的第三日,要挟丈夫回娘家拜一拜,由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称\"回门\"。
      所以那个太守大人,正是想等到那个时候,顺带好拜访一下当今的太子殿下。
      就算是消息传的再慢,太子赵牧在京城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也该传到苏州了,那叫一个胆大心细,铁血手腕,连杀数位朝廷中枢要员,剿匪追粮,更是在春闱一事上大放异彩,叫许多原本对这个纨绔太子有所偏见的人,彻底刮目相看。
      就连袁山涣这样的硬骨头,也叫他给活生生啃了下来。
      这些事情就不是一个只会喊打喊杀的愣头青能够做出来的。
      至少,太子殿下多次与四皇子的博弈之中,将其压的抬不起头来的事迹,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自去年起,四皇子就没有一次扳赢过太子的手腕。
      这样的人,太守大人怎么不想一度尊容?
      实际上别说苏州太守大人,就连姜南山本人都对这个太子殿下很有兴趣。
      在司礼监刚刚将日期定下来的那会儿,姜母黄书瑶曾与姜南山有过一番对话。
      黄书瑶要死要活的想让姜南山进京退婚,不为别的也要为自己的女儿着想。
      姜南山直接眼观鼻鼻观心,练的就是一个静字诀。
      黄母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就忍心看着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吗?你也不出去打听打听,那个赵牧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皇子的又有几个是好人?你知不知道他做的那些事情有多可恶,当街杀人!青楼包花魁,更是动不动就灭人全家!你是想亲手将女儿往火坑里推?”
      没想到姜南山却不以为然笑道:“是咱们的闺女心意已决,你以为我劝得动?再者,你对赵家那小子是这么看的?我却不这么认为。”
      黄母顿时不乐意了,怒斥道:“怎么?你还想为那小子开脱?”
      姜南山笑着反问道:“我老是觉得那个小子很有趣,你想想,他在京城中干了这么些荒唐事,为何还能够活到现在?”
      姜母没好气道:“还不是因为他有个好老爹?!”
      姜南山摇了摇头,笑道:“非也,自古无故暴毙的太子太多了,在京城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弄死个太子并不稀奇,而且我清楚李甫那个老狐狸的手段,若是赵牧没点真本事,早就死无全尸了,哪里还活得到现在。”
      老人转过头,一脸认真地看着妇人,正经道:“你发现了没有,他杀掉那些官员之后,整个朝堂的制度与民生问题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有些欣欣向荣的态势?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杀的那些不是贪官污吏,就是不作为的酒囊饭袋,你说说这些人该不该杀?”
      老人说到最后呵呵一笑,呢喃道:“就凭他开创了大周首例女子科考的制度,就足以证明他……不是凡人!”
      …………
      苏州前往京城的官道上,一路上驿站极多,走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一看到是皇轿,没人敢收钱,更没人上前询问,搞不好三两句话就会使自己丢了官帽,犯不着。所以这一路上走得十分顺利。
      再加上苏州太守派的五百守卫,一路上的响马盗匪是有贼心没贼胆。
      而另一头,皇城那边也是忙碌之际。
      御膳房准备着上万大小官员的膳食,忙得不可开交,礼部加紧制定着接下来的章程,太子纳妃,重视程度可是仅次于祭祖的。
      整个皇城中,全部贴上大红绸缎,即便是城中路过的百姓也能有机会吃上礼部随即散发出去的喜糖,城中的小孩早就摸清楚了礼部的路线,天还未亮就在皇宫门口蹲守着,清晨皇城开门之际,就会有一路的喜糖。
      只要听到那厚重的城门开启的声音,门外就会响彻一片小孩的欢呼声。
      喜糖是麦芽糖,虽然粘牙,那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吃得起的东西,因此这几日城中的小孩,吃到了诞生至今最大最多最甜的麦芽糖。
      大周历法,四月初十,这一日,举国欢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举国欢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