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四章 许下婚约,被雪藏的镇国大将军[1/2页]

坏蛋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张三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子来了……”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句。
      所有人目光开始朝大门门口汇聚而去,纷纷屏气凝神看着远处的一粒黑点,正从正门口缓缓朝金銮殿而来。
      看着那一袭鲜红的四爪蟒袍,那位前一秒还铁骨铮铮的监察御史突然没来由的缩了缩脑袋,眼神有些闪躲。
      现今整个天下只有他一人知道,自己之所以敢如此言无禁忌,大胆弹劾太子的底气是什么!
      恐怕没人相信,那位大肆弹劾太子殿下的人,正是来自赵牧本人的授意。
      赵牧面无表情的走近了大殿,并没有出现各路冲他道喜的场景,反而让原本还有些哄闹的金銮殿,瞬间寂静的落针可闻。
      “皇上驾到!”
      掌印太监魏阚率先走入了宫殿,这位向来与皇上形影不离的老宦官喊了一句。
      随后,整个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全部齐齐下跪。
      “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一袭金色龙衮冕的高大身影缓缓走近,赵牧悄然抬头,这是他第一次见赵楷身穿龙袍的模样,果然尽显威严之态。
      赵楷挥了挥衣袖,古井无波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恩!”
      众人平身后,皇帝赵楷将视线转向赵牧,笑问道:“牧儿这次干得不错,雍州那边已然安定下来,对你这位太子的评价也呈现出与往日不同的声音,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赵牧微微弯腰,“谢父皇嘉奖,为父皇分忧乃做儿臣的本分,况且儿臣本就有过在先,此次不过是将功赎罪罢了,不敢乞求赏赐。”
      赵楷微微点了点头,脸有笑意。
      而此时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个人站了出来,说出了一番不该由他说的话。
      只见四皇子赵志山朝前一步,朗声道:“父皇,此次大哥剿匪有功,理应封赏,据而成所知大哥如今还未立太子妃,不如就在今日为大哥赐下一段姻缘?也好选定将来的皇后啊!”
      赵志山此话一出,朝中不少人都开始????议论起来。
      赵牧虽然风评不好,但他的后宫的确凋零,目前只有太子嫔一人,而满朝上下谁不知道那柳白韵是李甫的远亲?
      赵楷好似眼前一亮,双手放在龙椅扶手上,笑眯着眼冲赵牧询问道:“牧儿,可有心仪之人?为父可以破例赐下一道婚纸,促成一对美妙姻缘。”
      赵牧却缓缓摇头,毕恭毕敬道:“父皇,儿臣并没有再纳后宫的打算,目前还是以学习国事为重。”
      话毕,赵楷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没有再继续说话。
      而四皇子赵志山却摇头笑道:“大哥此话诧异,谁说你立太子妃的事就不是国事了?事关将来一国之后,这照样是家国大事,大哥以为然?”
      赵牧眉头紧锁,一脸凝重之色地盯着赵志山,他没有想明白后者的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为何会突然在这种时候说出立太子妃的事情。
      而他赵牧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于将来谁是皇后这件事他一点也不关心,至于自己喜不喜欢,就更不用说,最好是自己不喜欢,只要不挡他的路就行。
      而这个时候,赵志山突然提出,是何企图?难道又想安插自己的人进入东宫?
      赵牧心中又升起嘲讽之意,自己这个四弟果真还是一如既往的愚蠢,以为这样就能控制住我?柳白韵已是先例,而自己也绝不可能被女人控制住。
      所以从将来的皇后下手并不明智。
      再者,由赵志山提出此番提议,无异就是承认了自己的储君之位,这对于他并没有半点好处。
      赵楷将头扭向赵志山,笑问道:“山儿可有合适人选?”
      赵志山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儿臣还真有个人选,想要撮合那女子与皇兄。”
      “哦?是谁?”赵楷有些好奇。
      赵志山笑呵呵道:“儿臣听闻镇国大将军,姜南山之独女姜薇,生的那是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而姜南山又是我大周的镇国军神!大哥与姜家之女门当户对、天造地设啊!”
      “姜家?”
      “姜南山?”
      “镇国大将军?”
      文武百官突然炸成一片,好像逐渐的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关于这个名字,朝堂上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了。
      “姜家……姜南山……”赵楷嘴角微启,喃喃道。
      的确,这个名字已经很久都没有听到过了。
      姜南山这个名字不仅对于大周王朝来说,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于北边的大元,更是一个能让他们吓破胆的禁忌。
      因为,军神二字,绝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当年开姜南山带着三十万姜家军,在北方杀出来的!
      在京城名声不显,是因为姜南山当年并未参加大周一统的战争,没有参加灭齐、灭魏的战斗,但在早些年,北方大元蛮子猖獗的时日里,姜南山这个名字无疑是整个大周的定海神针!
      约莫是五十年前的大周,当时还是意气风发的姜南山坐镇北边,十九岁封安北候,三十岁加封为镇国大将军!可谓是英雄出少年,十七岁出击北方,在大漠上一战成名!
      而当时,中原三国的隐患,正是北边的大元,当时的齐魏周还属于同盟的关系,而当时整个三国都坚信,有姓姜的那人在,中原三国就永远进不来一个蛮子!
      刚刚改国号的永平元年,刚刚继位的赵楷突然对魏国发动战争,期初的战争并不顺利,在两河地界遭到了大魏一支全部使枪的军队的顽强抵抗,而与此同时,北边的大元赫然发动攻击!
      竟然派出了六十万大军,几乎是发动了大元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疯了似的进宫大周的北边边境。
      姜南山苦守三年之久,到最后再没有向朝廷搬救兵的情况下,硬生生将北元六十万大军逼退!
      而姜家的三十万大军,也只剩下仅仅几万的老弱病残!
      这一战,可谓极其惨烈!
      哪一年,北边三洲,家中男丁十不存一,整整三年间,就好似有血腥气笼罩在正被北边三州的上空,让人无法呼吸!
      然而,姜南山并没有得到当时刚刚继位的赵楷的赏赐,甚至连一句慰问都没有。
      这让赵楷那些年,在北边民心尽失!
      就在那一战过去的三年之后,赵楷又赫然拿出了一封由先皇留下的圣旨,一封被赵楷雪藏了三年的圣旨。
      一封三年前就该昭告天下的圣旨!
      但那时的赵楷并不敢公布出来,因为他不敢,因为大周还需要姜南山!
      那封由先皇死前,留下的最后一道圣旨,正是对姜家卸磨杀驴的圣旨,先皇害怕赵楷无法驾驭无功可封的姜南山,于是在最后一封诏书上的内容是,“夺取姜家兵权。”
      三年之后,姜家刚刚为大周死了二十几万人,就连满山的墓碑都还未刻全之时,已是中年的姜南山终于收到了这一封迟来三年之久的圣旨。
      出人意料的,姜南山并没有造反,而是欣然的接受了先皇对她下达的最后一道圣旨,交出了镇北军的虎符。
      由他的义子代为掌军。
      而姜南山便隐居江南一隅,听闻后来与一个女子结识,并在晚年诞下一子,取名姜薇。
      虽然交出了虎符,失去兵权的他隐居了起来,或许是朝廷还想给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留下一点尊严,不想做的太绝,因此头上的镇国大将军的虚衔却并没有拿走,因此,姜南山也就成为了大周最不起眼的大将军。
      甚至已经有很多人忘记了这个姜姓的人!<

第九十四章 许下婚约,被雪藏的镇国大将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