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敲锣打鼓声。
不用问,肯定是钱家的人来迎亲了。
他们索性也不急着进去,站在门口等着队伍过来。
随着锣鼓声越来越近,鞭炮也噼里啪啦的相继点燃,使得白家门前更显热闹。
这时,早已有人率先飞奔回白家报信,喜滋滋的说:“来了,迎亲的来了!”
还在院子里喝茶抽烟的白文哲闻言,连忙噌的起身,大声吩咐道:“快,咱们也放鞭炮。”
早已分配好任务的,前来帮衬的邻居见状,连忙吹燃火折子,点着鞭炮的捻子。
看着捻子冒着丝丝的火花,一路烧至鞭炮,很快,噼里啪啦的响声也和院门外的动静附和在一起,使得今天的迎亲礼更加热闹。
饶是对此事不大感兴趣的白瑞喜,此刻也受到气氛的感染,随着众人一起,垫脚尖朝迎亲的队伍张望。
突然,白瑞东指着由远及近的人群惊恐的大声喊道:“是村长!怎么会是村长?”
“你看错了吧,村长怎么会在迎亲的队伍里,说不准是去瞧热闹的呢。”饶是亲眼看见,白瑞喜依旧不敢相信。
小姑姑的婚事她清楚,是镇上的修碗匠钱家,和村长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猜想着,或许是村长来帮忙,正巧赶上和迎亲的队伍一起过来呢。
可接下来的一幕,很快打脸了白瑞喜的猜测。
因为不光有村长在侧,就连翟氏也跟在旁边。
在定睛细看的时候,还会发现这次前来迎亲的函使和副函使,竟都是路家颇有前途的少年儿郎。分别是路宥期的两位堂兄。
早先就听说过,路闵的长兄官至从八品的县丞,他的两个儿子虽说还是白身,可有父辈帮扶,自个又在用功读书,准备考科举,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县丞虽说是个芝麻粒般的小官,可是放在玉池村来说,一样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好歹在衙门里有了熟人,以后托人办事也会方便些。
因此,路县丞虽说很少回乡,可他,以及他的一双儿子,在玉池村几乎没有不认识的。
在白瑞喜满是惊诧的注视下,这些人已经敲锣打鼓的带着准备好的彩礼队伍,走进了白家大门。
白文哲等人站在院子里,笑呵呵的恭迎来人。
在看到来的竟是路家人时,白家人脸上的笑意也齐齐一僵。
“村长,你们这是做什么?”
白正下意识的,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明明今天该是镇上修碗匠钱家来提亲,怎么转眼间,来的竟是路家人。
路闵笑呵呵的冲白正一拱手,道:“亲家,我自然是来帮孩子们提亲的。”
孩子?
白正的脑子转了又转,路闵家的孩子,说的莫不是路宥期?
可他来提的又是谁?
正在白家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外面又是一阵敲锣打鼓声,朝着白家而来。
原先禀告过的那名后生,这次再没有上一次的激动欣喜,说话的时候,连语气都打着颤:“来了,迎亲的又来了!”
说话的时候,他还有些战战兢兢的看了看仍旧笑眯眯的路闵。
心里七上八下个不停。
糟了糟了,今天村长是准备来白家抢亲的吗?
没听说啊。
然后就是村里人满脸惊疑的看向白文哲,还有人上前询问,该不该再放一次鞭炮。
白正这次不敢再鲁莽行动,亲自跑出门去查看。
果然又看到一队迎亲的队伍,正敲锣打鼓的往这边走。
负责引路的,正是先前打过交道的刘媒婆。
一看见白正,刘媒婆便急匆匆的跑过去,颇为不满的低声责怪道:“白先生,你们家这是怎么回事?钱家的函使和副函使都到家门口了,怎么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而且连鞭炮也没响。我帮人迎了这么多次亲,还从没见过像你们这么怠慢使者的。”
白正急的不停擦汗,一个劲的道歉:“真是对不住,我家现在出了点乱子。您先别生气,我这就吩咐人去放鞭炮。”
说话间,白正赶紧招呼人,将仅剩不多的,本来要在开席时燃放的鞭炮全都点燃。
一阵哔啵作响之后,好歹算是将钱家的使者也迎进门了。
只是在进门后,大家又都傻眼了。
站在右手边的,是以路家为主的迎亲队伍。
巧了,站在左手边的,是以钱家为主的迎亲队伍。
双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从对方脸上看出了警惕和惊讶。
不光围观人群一脸懵,就连白家上下也是一头雾水,这两拨人,莫非都是来娶白兰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两拨迎亲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