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吃饭了!”
白瑞雪捞面的功夫,冲着门外喊了一嗓子。
很快,在她把面搅匀的功夫里,已经洗干净手的小豆丁便蹦蹦跳跳的进了屋。
端起热气腾腾的盐醋面,还没吃,先狠狠地嗅了一下:“姐姐,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
可怜的娃,都已经四岁了,竟然连香油都没尝过。
白瑞雪心疼的道:“是香油,姐姐特地给你买的,喜欢就多吃点。等咱家的鸡喂大了,姐姐就给你煮荷包蛋吃。”
小豆丁开心的“嗯”了一声,用筷子挑起一根已经泛着酱油色的面条。
和筷子尖一样粗细的面条呈现出工工整整的四方长条形,再配上绿色的苦苣和点点葱花绿,怎么看都让人垂涎欲滴赏心悦目。
好在是过了凉水的面条,并不会太烫。
小豆丁挑了一筷子放在嘴里,面条特有的香味伴随着苦苣和葱花的香气,在口腔里尽数混合。尤其是有了香油的调味后,这香味更让人觉得欲罢不能。
在端起碗来后,小豆丁几乎没停,不一会儿就将半碗面条见了底。
末了抹一下嘴,意犹未尽的看着还有多半碗面的白瑞雪。
白瑞雪笑了,在她的鼻尖上轻轻点了一下:“小馋猫。”又帮她从自己的碗里挑了一点面条,还不忘嘱咐道,“喜欢的话,姐姐下次再给你做。但不能一次吃太多,小心撑坏肚皮。”
小豆丁乖巧的点点头,这一次她不着急了,学着姐姐的样子,仔细品尝着碗中的美食。
等吃完之后,还喝了半碗原面汤。
都说原汤化原食。
等喝完面汤后,小豆丁只觉得小肚子饱饱的,暖暖的,别提多舒坦了。
白瑞雪看着她一脸满足的样子,好笑的把她从炕上拽起来,要她去把喂猪喂鸡用的食盆都拿回来,顺带着消食。
出门后的小豆丁,却是看到秦小山正在墙头上冲自己招手。
看见秦小山,小豆丁连忙欢快的跑过去,昂着头,笑呵呵的问:“小山哥,你吃饭了吗?”
秦小山着急的说道:“还没呢。哎,听说你们上午去村长家了,你们干什么去了?”
“没干啥啊!”小豆丁抓抓脑袋,“村长儿子帮我姐看病了。”
“啥?瑞雪姐病了?她得了什么病?”
“好像是什么潮。”小豆丁毕竟才四岁的年纪,上午的事情对她来说,还是没搞明白。此刻听秦小山问起,隐约也只记得当时路宥期说了什么潮,然后翟婶子就生气了,用鸡毛掸子把他打出去了。
至于后来她们说的什么,也没大听懂,反正姐姐说,没什么大碍就是了。
秦小山急了,连忙问:“什么潮?”
“哎呀,我也不记得。不过姐姐说不碍事,就是调理一下身子。哎,小山哥,你问这个干啥?”
“你别管了。”秦小山想起自家爹爹那张烦躁不安的脸,他也下意识的学着他爹的样子皱起眉头,“那你们明天还去吗?”
“去啊!”
从小豆丁这边套来了准确信息,秦小山连忙爬下墙头回去传话了。
这边的小豆丁则是蹦蹦跳跳的拿着食盆回了屋。
忙完了的白瑞雪,整理出先前裁好的布料,准备缝制衣物。
小豆丁回来后,嘱咐她挨着自己午睡,白瑞雪则是一针一线快速缝着。
针线到了白瑞雪手中,就好像活过来了一般。
尤其在她聚精会神缝制的时候,手中的针线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便缝好一件小斗篷。
一旁的小豆丁,则是从最开始的不断赞叹“好快啊”,到后来响起均匀清浅的呼吸声。
感受着身边依恋自己的小人儿,白瑞雪一边做活,一边想着。
前世的时候,小孩子长到小豆丁这般大年纪的时候,都是要去幼儿园上学的。
看学校门口每到放学的时候,背着书包的小孩子一个个手牵着手唱着儿歌走出来,真是可爱极了。
穿越过来后,大魏虽然沿袭了古代的风俗,可是在学堂方面却有不小的改进。
比如城里的新式学堂,听说不仅有研习文化课程,还有不少手工实践课呢。
哪怕是他们玉池村的小学堂,也是可以男女一起去上课的。
按照白瑞雪现在的赚钱速度,想要送子衿上学根本不成问题。
唯一的难题是,城里和镇上的学堂距离较远,每天接送小豆丁比较麻烦。那就只好在村里的学堂上学。偏生村里的教书先生是白正。
一想到白正那张迂腐的俊脸,白瑞雪就觉得头疼。
关于自己的事情,白正好歹还能上心点,可如果想要把小豆丁送到学堂上学,光是想想都觉得不可能。看来,这件事还是得好好谋划才是。
第五十二章 哪个是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