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过桥米线[2/2页]

重来我会好好的 假若人生如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可是无尽的期待。
      “我也是,现在只是很期待。”说完和晓娜相互的看了看。
      经过20多个小时的旅程虽然很累,可是站到自己期待的地方心里还是很高兴,突然觉得什么累都不是了,望着在学校那边很难看见的蔚蓝天空,晓娜和彭海云觉得这次真的是来对了。
      虽然时间很紧迫,可是晓娜已经在网上订好了房间,尽管现在的网上购物还没有后世的发达,可是晓娜觉得现在的网上服务质量还是不错的。而且这个饭店在后来还是有很好的口评的。而且这是一家极具民族特色的酒店,一走进去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彝族风,反而是自己显得是个少数民族。
      “晓娜,你真棒选的这个酒店真的很棒哎。”本来彭海云对于晓娜在网上订酒店还很担心,可是这会已经深深被这里的装饰迷住了,就算是不出去自己这趟来的也是值得的。
      “现在知道值得了吧,我可是找了好久的了。”
      “呜呜,老幺我错了。不过我现在饿了,我们去找东西吃吧。”尽管很累,可是肚子真的很饿啊。呜呜听说云南的小吃可是相当的出名啊,一定要大吃特吃啊。
      “好吧。”听了彭海云的话,晓娜觉得自己也是很饿了,所以也不矫情,也不收拾行李了,拿起自己的钱包就关门出去了。
      晓娜来之前已经搜查好了这附近的小吃,所以拿着自己准备的资料很自信就往附近的小吃店去了。
      晓娜带着彭海云来到了附近一家比较出名的小吃店,为自己和她各自点了一份过桥米线,记得前世的语文老师和自己说过,来到了云南不吃过桥米线那就不是真正来过云南。
      “老幺真的很好吃啊,这是什么粉啊。”彭海云现在对晓娜可是一百个相信,所以当她点餐的时候自己就什么意见都没有,不过自己的信任还是有回报的,这粉真的很好吃啊。
      “呵呵,小姑娘这不是粉,是过桥米线。”旁边的一个老人听到彭海云的回答,笑呵呵的解释着。
      “呵呵,现在知道了吧,这叫过桥米线。传说云南蒙自县城有一书生,很英俊,很聪明,但喜欢游玩,不愿下功夫读书。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夫妇之间,感情很深。但妻子对书生喜游乐,厌读书深感忧虑。一日,对书生道:“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不想为妻儿争气吗?”闻妻言,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独居苦读,妻子也与生分忧,逐日三餐均送到书斋晌生。日久,生学业大进,但也日渐瘦弱。妻子看在眼里,很心疼,思进补之。一日,宰鸡煨汤,切肉片,备米线,准备给书生送早餐。儿子年幼,戏将肉片置汤中,生妻怒斥儿子的恶作剧,速将肉片捞起,视之,已熟,尝之,味香,大喜。即携罐提篮,送往书斋。因操劳过度,晕到在南湖桥上,生闻讯赶来,见妻已醒,汤和米线均完好,汤面为浮油所罩,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以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大感奇怪,详问妻制作始末,妻一一详道。良久,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书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考取了举人,这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从此,过桥米线不胫而走,竟成云南名膳。所以说过桥米线在这的名声可是相当的大啊,你还不谢谢老伯啊。”
      “小姑娘,你懂的很多嘛。”对于晓娜能说这么正宗的传说,老伯还是很诧异。其实他哪里知道,没过几年这个传说在网上就疯狂的传播了。不过自己第一次听见还是在前世小学语文老师告诉自己的,因为那时他就在云南上的大学。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过桥米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