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4章 海上汽笛声1[1/2页]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堂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启二年九月初五,
      一列专车缓缓驶进了简陋的天津火车站。
      袁可立、李邦华、宋应星、孙元化,
      等一众军政大佬立刻正了正衣冠,
      笔挺的站立在月台之上。
      “呜~哐?R,吱~~。”
      随着一阵长长的刺耳刹车声,
      火车稳稳的停靠在了月台旁边。
      两节车厢的车门打开,
      冉文光带着一个连的禁卫军首先跳下了战台。
      在检查过防务之后,
      冉文光亲自来到了五号车厢前,
      示意里面的卫兵打开了车门。
      车门打开后,中华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校,下车后,
      又回身扶着帝国皇后张珊下了火车。
      而后,毕自严,孙承宗,
      熊廷弼等一干人也跟着下了火车。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众卿平身。
      袁统帅,诸位,辛苦你们了。”
      朱由校迈步,从一个个人前走过。
      望着一张张消瘦,充满倦容的面孔,
      朱由校一个个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宋校长,你们辛苦了。朕一定会为你们嘉奖。”
      “陛下,这没什么。
      没有您和娘娘的帮助,
      我们别说造了,就是想也不会想到有这样的钢铁巨轮。”
      “十八个月了,从设计到现在的完工,
      朕可是知道你们吃了不少苦,
      更是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宋卿,朕代中华帝国的所有军民,谢谢你们的付出。”
      “陛下为了建造这艘轮船,
      动用了数万工匠,三千多学员。
      更是耗费了上千万两白银。
      臣等不敢求功,但求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不负大明百姓都血汗钱即可。”
      “宋卿不比如此。
      虽然我们耗费钱粮不少,
      但是附带建造了配套的工坊和机器。
      并且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更是让我们学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还有积累起来的经验、资料。
      所有的这些,可是比那千万两白银有用的多。
      放心吧,无论人员再多,
      只要他们有功劳,朕必定会给予奖赏。
      你们这所有人,现在可是咱帝国的宝贝。:???
      走吧,咱们现在就去码头,
      看一看中华帝国的第一艘火轮。”
      “陛下,您和娘娘要不要先去行宫休息一下?”
      “李市长,不用了。
      就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不算什么。
      李市长,天津地位特殊,
      这两年发展的有些快,辛苦你们了。”
      “陛下,这是臣等的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
      臣等能看到大明日新月异,
      时时刻刻都在变强变大,心里高兴啊!
      现在的天津,已经成为了以造船为主的工坊城市。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各种工坊做工。
      他们吃的饱穿的暖,家里都有了余钱。
      这都是陛下的恩赏,天津的百姓记住您的好,
      没有人不在家里给您设长生牌位的。”
      “这可不行,朕乃大明天子,
      让子民过好日子是朕的职责。
      让大家都撤了吧,努力工作,让大明越来越好就行了。”

第314章 海上汽笛声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