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一次的朝会,
可能就是他们一辈子,唯一一次站在朝堂上的机会。
新年伊始,举国欢庆。
朱由校也没有发布什么令人不愉快的政令。
简简单单的说过一些场面话后,
就带领群臣直奔地坛英烈祠。
而张珊,则带领着两个贵妃也同时出宫。
她们出宫,则是要去看望和慰问那些烈士的遗孀、遗孤。
当一行人到达英烈祠时,
这里已经有不少的烈士亲属、好友,
以及京城的百姓自发的前来祭拜。
英烈祠前硕大的香炉里青烟袅袅,香火不断。
一排排的台案上放满了三牲贡品、干果点心。
英烈祠内,道音梵唱不绝于耳。
偌大的地坛广场虽然是摩肩接踵。
但是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片肃穆哀伤。
没有人嘻笑打闹,没有人交头接耳、高谈阔论。
围着地坛的外围一圈,相隔不远的距离,
就有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摊铺。
这所有的摊铺上,摆放的只有香烛纸腊。
没有任何的吃喝玩乐之物。
而每个摊位上,别说有吆喝声了,
就是连个守摊的货郎都没有。
所有来祭拜的人,你需要什么就自己拿什么用。
银钱你随便留,想付多少就付多少。
即便是没有钱,只要是你用来祭拜英烈的,
你可以随便拿,随便用。
不给钱,也没人会指责你一句。
人们都知道,这些摊位,
是那些英烈家属,
为了感恩那些所有来祭拜他们亲人的陌生人而设立的。
有人能来祭拜自己的亲人,
这是用多少银钱都买不来的荣耀。
因此,他们原本就没有打算收取任何银钱。
然而,当人们知道这些摊位,
都是英烈家属和后人设立的后,
基本上就没有白拿、白用那些祭品的。
他们往往都是以三倍五倍的价格丢下银钱。
更有许多百姓和杂货铺老板,
见哪个摊位上的东西少了后,
会悄悄的把物品补齐。
以至于最后,出现了摊位上东西不见少,
聚集起来的银钱却越来越多的怪像。
李纯阳见此无奈,总不能让那些银钱,
不断的在一个个摊位上越聚越多吧?
朱由校闻报后,小手一挥,
以张珊的名义,成立了大明皇家慈善帮扶会。
以那些香火钱为基础,
皇家银行每年再贴敷出一些银钱,
去帮助天下那些贫苦、困顿之人。
就当以此种形式,去为那些英烈,汲取后世福报。
朱由校和群臣的到来,
并没有引起民众的慌乱无措。
所有的人都自觉的退后,
在让出来了足够的空间后,一圈圈的跪倒在地。
他们随着朱由校的祭拜动作,
不断的附身磕头。
好像他们一个个,全是那些英烈的家属,
在跪谢前来吊唁的宾朋。
对于这种情景,
京城的百姓和满朝文武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而那些秦王郡王等人却又一次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为当今皇上对军人的重视,
更为百姓万民,对皇上那种出自灵魂的敬畏和爱戴。
第303章 天启二年大年初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