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八十一章皇帝发饷了(第四更)[1/2页]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秋来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祭告完太庙的崇祯感觉自己神清气爽,有了吴国俊的蓟镇大捷,他又觉得他行了,重新站起来啦!
      如此雄兵良将在,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蓟镇大捷着实是过于提气,兴许后面还能有好消息传来呢。
      大凌河战事陷入被动当中,大家都是考虑近水救近火,不曾想过大迂回战略,从蒙古人后路去支援大凌河的战事。
      现在吴国俊这个国之良柱做到了。
      整个朝廷都变得喜气洋洋,打胜仗谁不开心啊?
      当然是户部不开心呐!
      他们这次不仅得出赏银,还得把蓟镇官军的军饷给补足了!
      朝廷应对辽饷就已经很困难了,在给蓟镇军饷,钱从哪里出来?
      奈何此番大胜,如何能不奖赏?
      否则会让将士们寒心的。
      上一次梁廷栋说要增辽饷,户部尚书毕自严就上书十条来反驳,现在小民活着都困难,增辽饷只会让小民们加入叛乱当中。
      但是崇祯已经打定主意要增辽饷,对于毕自严的谏言不加理会,最后把梁廷栋抛出来背锅,让他休息几年再重用。
      面对崇祯的一百万两的要求,毕自严可是挠秃了脑袋,东拼西凑从户部掏出来了三十万两银子,这还是不曾下发的辽饷。
      如果大凌河要是战败或者死伤惨重,那就省下了一大笔军费,至于抚恤还得再等一等。
      崇祯自是不满意,让毕自严好好搞钱,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当真是找不出来钱了,大运河被阻塞,辽饷还没有悉数送来呢。
      各地所欠的赋税可不是小数目,大运河再被阻塞,那就更有理由不押运了。
      “户部当真只有三十万两?”
      “陛下,户部也没钱了。”
      崇祯脸色很是不好看,当即说道:“得凑钱,不能让有功将士寒心!”
      内阁阁老们皆是开始装死。
      反正朝廷没钱,可是皇帝有钱啊!
      宫里太监们一个月的花费就有五十万两,谁要说皇帝没钱,谁都不能够相信?
      当年魏忠贤掌权的时候,底下阉党一人一天就能收受贿赂一万两。
      大家都有钱,就是朝廷没有钱!
      英国公起身道:“陛下,我大明许久不曾打下过这般大捷,臣愿意捐三千两银子,赏赐给蓟镇的将士,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
      这下子里子面子他都得要,谁让他儿子也在蓟镇效力呢!
      吴国俊一下子整出来这么多人头,手里还有女真鞑子的人头,英国公是知晓的,自是要给蓟镇的官军卖个好。
      有了英国公的带头,勋贵们便纷纷捐赠一千两,几百两等等的。
      总之凑了不到八万两银子。
      对于勋贵肯出钱,文官们自是晓得他们的儿子在蓟镇军中挂名效力,心里骂着无耻。
      奈何皇帝吃这一套啊!
      这说明勋贵在向皇帝努力靠拢,别看就几百两银子,在崇祯看来属实是礼轻情意重!
      有了勋贵们的打头,崇祯充满希望的看向其余文官,也希望他们能够为朕分忧,为大明解决困难。
      奈何他们的银子都是辛辛苦苦贪来的,如何能露富,文官全都是穷人呐!
  

第五百八十一章皇帝发饷了(第四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