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8章 金龙牌自行车投产[1/2页]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远明不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六年,二月底。
      海港城,轻工业区,第一自行车生产厂。
      这天,许远带着多名的高层人员,前来进行视察,出席了第一批100辆金龙牌自行车批量下线的剪彩庆祝仪式。
      许远对这座自行车厂十分重视,从厂房的选址建设开始,就非常关注工厂的建设进度,工人的培训进度,研发团队的研究进度,并且先后投入了近10个亿的资金,从现代社会采购了各种各样的机床设备、生产加工设备、流水线设备,甚至是原材料等,缺少什么就提供什么,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行车在明末世界的本地化生产。
      包括研发人才的本地化,技术工人的本地化,大部分原材料的本地化。
      最终生产出几乎不依赖现代社会的自行车出来,不说实现100的本地化自主生产,也要把依赖度大幅的降低。
      那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被命名为金龙牌的自行车也成功量产了出来,许远最初设定的目标都实现了么。
      宽敞的工厂厂房中。
      对着组装流水线上,一辆辆的半成品自行车。
      厂长曾孝平亲自为许远介绍道:
      “庄主,构成一辆自行车的零件,大大小小约有300多个,但我们经过设计上的简化,在对自行车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去除掉部分的零件后,成功减少到了153个。”
      “原材料方面,也尽量寻找本地化替代,并与炼钢厂那边合作攻关,冶炼出了性能达标的锰钢和弹黄钢。”
      “再利用切削机床、冲床、钻床、拉丝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等先进设备,加工出了所需要的各种零件。”
      “到目前为止,组成金龙牌自行车的153个零件中,锰钢车架实现了自主生产,28寸轮毂实现了自产,还有辐条、刹车片、车铃铛、齿轮盘、脚踏、挡泥板、弹黄坐垫等150个零件,都成功实现了自主生产!”
      “仅剩下滚珠轴承、链条、橡胶轮胎,这3个零件,暂时还无法实现自产,但只要给我们时间,并解决了橡胶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后,我们一定能攻下这三大核心零件,造出百分之百自主化的自行车!”
      《极灵混沌决》
      曾孝平一脸自信的说道。
      许远则被吓了一跳。
      153个零件,能自主生产出150个,从零件数量的层面看,自主生产率已经达到98的夸张程度了。
      这已经非常不错,相当可以,远远超出许远的预期了。
      剩下的滚珠轴承、链条、橡胶轮胎这三大核心零件,在现代社会的采购价格并不贵,下跑量订单的话更便宜,他不需要花多少的钱,就能购买几十万、几百万件,占据的仓库空间也不大。
      “够了够了,这三个核心零件,你们暂时不用急着攻关,我这边会给你们大量提供,你们接下来工作的重心,是想办法提高金龙牌自行车的产能,流水线的产量越大越好,也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不管你们一年生产出十万辆、百万辆,全都能卖得出去,只管开足马力的生产就行。”
      许远大手一挥,一脸豪情的道。
      “庄主,目前有几家配套零件厂的产能有限,零件合格率也不是很高,我估计,现在的产能只有每周五百辆左右,后期会增加到一千辆,但要想继续提升,就有些困难了,必须得再采购一些机床设备。”
      曾孝平苦笑道。
      每周生产千辆。
      那么一年的产量就是五万辆,对比大明两亿左右的人口基础与消费能力,这个产能暂时是完全够用了。
      “成本呢,制造这么一辆金龙牌自行车,生产成本大概是多少?”
      对着一辆外形锃光瓦亮,已组装完成的金龙牌自行车,许远又问道。
      “除三大核心零件外,造这么一辆自行车,各方面的成本加起来,大概要50银元,等产能提升,效率提高,成本可降低到30银元左右。”厂长曾孝平身旁的一位工程师回答道。
      “还行,这成本控制的还可以。”
      许远点了点头,就算按50银元的生产成本算,而从现代社会购买一套的滚珠轴承+链条+橡胶轮胎,最多只要百元左右,即实际的生产成本是50银元+100rb,较之于以600至1000元辆的价格,直接从现代社会购买整车,其实成本并没有降低,甚至付出的货币成本更高,但98的零件

第128章 金龙牌自行车投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