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5章 武侯劝学,再现蒙学![2/2页]

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 东汉末年分三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笔,不是他知道后面的内容,而是他觉得这个时候停笔,更容易激起学子的向学之心。
      “武侯大才!”
      郑玄如获珍宝的看着石碑,面带惊叹道:“此劝学诗篇,足以同长歌行媲美!”
      “康成公所言不错!”
      一旁司马徽目光紧紧盯着石碑,缓缓捋须道:“长歌行的确是天下少有的劝学之作,然长歌行却并非一人所出,是以在下看来,此篇劝学大作,更甚长歌行三分,当能流芳百世!”
      “水镜言之有理!”
      王烈也适时出声道:“武侯此篇劝学,不光是在意境方面超过长歌行,在文学价值方面更尤有突出,因为此篇劝学,哪怕是你我都能适用!”
      “彦方,恒儿呢?”
      郑玄点了点头没做反驳,突然看到两手空空的王烈,不由询问道。
      “在慈明怀里呢!”
      王烈嘴角微抽,指了指荀爽方向。
      郑玄抬眼看了过去,果然看到荀爽在逗弄怀里的小家伙,当即气呼呼道:“这慈明好不晓事,恒儿方才刚睡着,现在又被他逗醒,没见过这样当外祖父的!”
      说着就要上前理论,好在被司马徽和王烈拉了下来,他们虽然也挺喜欢段恒,但也没有到郑玄这种程度,不过他们也理解这老头。
      毕竟一个蓝眼睛。
      淡褐色头发的大孙子。
      看着着实有些怪异,也就郑玄能宽恕家里的毒苗苗,换做他们两人,打断两条腿都是轻的。
      “康成公!”
      就在这个时候,段修走了过来,从怀里取出一份公文递了过去,含笑道:“此乃本侯闲暇之余所做,您品鉴一番,看看是否能为学子,再添一篇蒙学!”
      “蒙学篇!?”
      郑玄闻言目光一亮,赶忙接过公文,面上满是期待之色,武侯对蒙学可是很有研究的,当初一策千字文,就可见一斑。
      司马徽和王烈闻言,也把脑袋凑了过来。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妙啊!”
      还没读完,司马徽就忍不住赞叹出声。
      一旁段修笑而不语,这是经过他阉割后的三字经,毕竟完整版的三字经里面,什么魏蜀吴,唐宋元都出来了,他怎么可能不规避,作为一个文抄公大佬,做到滴水不漏是他的准则。:???
      因为段修到现在还记得。
      前世看一部穿越小说,主角在三国张口就是将近酒,张口就是岑夫子,丹丘生,看得他差点当场去世。
      “武侯过谦了!”
      待郑玄看完以后,正色道:“此篇蒙学之作,不但通篇朗朗上口,通俗易记,其中还把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括囊在内,更以仁,义,诚,敬,孝为教化思想!”
      “其品质,不输千字文!”
      “当为天下蒙学巨作,不知武侯可曾为其命名!”
      一旁王烈司马徽缓缓点头,他们都认可郑玄的说法,说是不输千字文,那也的确不为过。
      “自然是有的!”
      段修沉吟道:“此蒙学通篇由三字组成,本侯将其称为三字经!”
      “三字经,好名字!”
      王烈目光一亮,感叹道:“此三字经出世,想来又是一篇传世之作,吾等文人同武侯生于一个时期,也不知道是幸事,还是不幸!”
      “自然是幸事!”
      司马徽当即道:“能见证传世之作问世,怎能称之为不幸?”
      “水镜……”
      王烈闻言气的吹胡子,他适才的话,根本就不是司马徽口中那个意思。

第455章 武侯劝学,再现蒙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