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如海被跛足道人救下之后,方才得知,他写给的皇帝的密折被截,密探身份暴露了。
      跛足道人带着林如海直接飞出甄家的宅邸。
      林如海因此知道跛足道人是个得道高人。顾不得他来历不明,请求帮助。
      他完全暴露,再坏也不过如此。
      跛足道人言称欠了荣府的情分,应荣府的要求保护林姑爷。
      林如海因此得知,扬州城外三十里有荣府的鸽哨。
      跛足道人在华法寺挂单,进出城门都有正当的手续。
      三日后,贾敬离开朝堂十八年之后,再次给嘉和帝上折子了。
      折子通过林如海的恩师杜首辅直接递到了嘉和帝手中。
      嘉和帝十分重视,江南盐道林如海是嘉和帝钦点,也是他亲手把密匣递给了林如海。
      如今竟然被人截获了密折,差点被灭口,这还了得。
      元春一直关注这事儿,知道嘉和帝连夜招了所有皇子进宫训话。
      他把林如海的奏折砸在几位内阁的脸上:“?的钦差御史竟然让人软禁,江南地面减产大半,朝廷的赋税却是丝毫不减分毫,老百姓暗地咒骂?是桀纣之君,你们这些起居八座的官老爷,却在日日哄骗?,什么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若非林如海冒着死亡的威胁,夜半偷溜出门,夜行三十里求救,?只怕要等到江南百姓揭竿而起,才能警觉吧?”
      大臣们哪里敢出声呢,一个个的磕头。
      嘉和帝又骂儿子与侄子:“还有你们,平日里个个能耐的很,结交大臣,能人异士,关键时刻没有一个靠得住,?是孤家寡人啊。”
      忠顺王与义忠郡王心里有病,两人只把甄应嘉骂得狗血淋头,一点小事也办不好,连累他们挨骂受气。
      嘉和帝心里明白,跟自己作对不光是那些臣子,领头的人只怕就是这些跪在自己脚下的儿子侄子与孙子。
      他很伤心啊,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靠臣子,儿子孙子一大把却不能靠,也靠不住。
      嘉和帝慢慢走回龙椅,坐下道:“都回去吧,不过,记住?的话,林如海若是死了,?必定严查到底,主谋株满门。”
      嘉和帝心里断定此事跟皇子们有关,故而说的诛灭满门,不说诛灭九族。
      他自己就是这些人最亲密的九族。
      元春偷听这话,知道林姑父的性命保住了。
      乾清宫里,大皇子跪爬出列奏报:“父皇,儿子愿意领兵前去江南,抓捕江南上下官员交给父皇审问?”
      嘉和帝气得嘴角都歪了,却是忍着怒气询问大皇子:“抓人?你凭什么抓人?国有国法,抓人得有证据,你证据呢?”
      大皇子愣了下,却还是有些脑子,言道:“江南大旱,他们隐瞒不报,这就是欺君。”
      皇帝问道:“抓人容易,抓完了怎么办呢?谁去救灾,如何救灾?”
      大皇子不知道。
      四皇子却会死抓住机会奏报:“儿臣愿意前往江南救灾。”
      这个时候救灾,顺便探查实情,看看是否受灾,然后,正好抓住把柄,胁迫那些官员设法救灾。
      再者,甄家是江南的钱袋子,抓住甄家,如同挖了金矿。
      救灾在皇帝面前是大功一件。
      而且,这一番下去,能够挽救的官员,都会成为自己通往太子之路的助力。
      四皇子一起头,下面的皇子个个争着要去救灾。
      救灾就会拨款,有银子就有抽头。
      江南富庶之地,走一趟油水丰厚。
      这是胸无大志者的想法。
      像是忠顺王与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则是跟四皇子一样的想法,发财的同时,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
      江南的势力眼下都是皇帝与忠顺王废太子所有,钦差大臣手握权柄,能收服就壮大自己势力与财库。不能收服,则秉公执法,还能在民间赚取贤明的口碑。
      前一世元春记得没有巡抚总督联合欺君这一茬,灾民是有上京,却没有皇子下江南的事件。
      贾敏出事之后,贾代善就把他们全家捞回了京都,顺带收拾了总督巡抚,不存在林如海跟甄家拼命的事情。
      这一辈子贾敏死了,事件改变了方向。
      不过,这一辈子巡抚总督估计要罪加一等了。
      元春这边没等到林姑父进京,五月十八,元春早产了,生下一双龙凤胎。
      小花精一眼认出,这就是她的水泽与西平。
      十分玄妙的是,水泽与西平前后相差了一刻钟,却是两个不同的日主,水泽是五月十八子时,命主庚金。
  

第 354 章 第 354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