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是水楹水泽都不想回来。
      可惜,乾元帝把天戳了个大窟窿,诉说冤枉的折子雪花一样飘向围场。在那些被斩杀抄家的官员推波之下,外面都传得不成样子了,什么皇帝没有银子救灾,就抄家杀人,再用抄家的银子收买人心,忽弄愚昧的百姓,等等云云。
      嘉和帝一动身,马尚香的密函就到了南苑,皇太后赶在嘉和帝牵头回京了。
      她一是回来接驾,二来回京报信。
      让乾元帝与小花精有个准备。
      不仅皇太后收到了马尚香信件,小花精也收到了水泽的鸽信。
      水泽的信件比马尚香更加精确,他点名了是谁帮着人递信,其实这个吃里扒外的人小花精早就知道,就是内阁的顾大人。
      水泽写信表示了自己的纠结心思:皇祖父对他很好,他却暴露了皇祖父的秘密。
      但是,他又怕父皇母后被人谋害,求情让母后不要怪罪祖父,就把那个姓顾的下狱即可。
      这信笺小花精没有给乾元帝。内阁除了张阁老,他谁也不信,不存在被忽弄谋害。
      又过了五天,嘉和帝慢慢悠悠回京了。
      小周氏这时候也给小花精透露了消息,他哥哥在登州卫,得知消息,说是嘉和帝雷霆正怒。
      小周氏见不到陛下,只有把消息禀报给小花精,让乾元帝早做打算。
      小花精觉得无所谓,杀掉的那些官员并不冤枉,
      四品官儿家里就有良田千倾,三年的知府家,真的抄出来十万雪花银。
      而今,三十几位知府,家里抄出来的现银田产浮财,平均下来都在十五万两以上。
      对于寒门学子,积攒这样的家财,令人惊骇。
      同时,他们春季里不报旱灾,因为官仓的粮食被倒卖。
      一旦灾情暴露,朝廷就会命令开仓放粮,他们的罪行就暴露了。
      年初刚刚升迁的官职就要泡汤。
      这才挨到下半年,想要忽弄过去,结果遇到雪灾。
      灾民嗷嗷待哺,张着嘴巴等待朝廷救济,却一等不来,二等不来,死的死,跑的跑。
      少部分有家资的又因为房屋倒塌,冻死砸死。
      眼见死人无数,百姓易子而食,春耕无法保证,这才慌了,向朝廷求救。
      这样的惨烈之下,他们还要从赈灾银子里面抽头。
      这样的贪官污吏,不死真是天理不容。
      嘉和帝怒气冲冲而回。
      乾元帝跪地呈报了灾情记载卷宗。
      后面还有三王证明,再有三位御前大臣的佐证。
      嘉和帝只觉得触目惊心。
      嘉和帝压下一层火,却又冒出一层火。
      他跳脚责骂乾元帝:“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你为何不明发御旨?你为何不先给朕透个气?
      朕被人这样蒙蔽,你很得意是不是?“
      这话出口,乾元帝脑袋磕在地上:“儿皇不敢。
      儿皇只是心疼父皇劳累一辈子,不想惊扰父皇的宁静日子。
      要做恶人,儿皇来做。
      为了江山社稷,儿皇不怕被人诅咒被人唾骂。
      请父皇明鉴。”
      这话语一半一半。
      其中有不想上皇背黑锅,被老臣骂他无情无义,也有乾元帝怕他干涉阻扰之意。
      三位王爷都来了,齐齐给嘉和帝跪下了,这几位也是踊跃承担责任。
      安平王道:“皇兄您没瞧见,遍地哀鸿。走着走着,雪地里露出来一个人头,露出来一只手。
      说实话,臣弟刚开始的时候,几乎夜夜失眠。
      那些狗官鸡鸭鱼肉,妻妾成群,骡马吃的都是泡了盐水的黄豆绿豆,尤其是辽东总督,竟然拿人参当柴烧啊?
      臣弟的性子您知道,从来不爱跟人冲突。
      那个惨景,臣弟真是想一个个掐着他们脖子问一问,良心何在?”
      嘉和帝听了也是目瞪口呆:“人参烧柴,是谁?”
      安平王道:“辽东总督不是皇兄您亲自任命吗?谢贵妃的兄弟谢廷章吗?”
      谢贵妃是嘉和帝早年十分喜欢的妃子。
      此女出身江南,温柔娴静,容貌俊俏,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一时间宠冠后宫。
      然,她生孩子的时候被先皇后做了手脚,一尸两命。
      她临死把幼弟托付给嘉和帝。
      这人诗词了得,却无考运。
      嘉和帝让他以贡生资格参考,点了传胪,进了翰林院。
      一直跟着嘉和帝身边。
      他说的话比首辅的话还好使,比她姐姐还受宠。
      后来被御史参奏,坊间传闻他是屁精,实在太难听了。
      嘉和帝这才在他三十岁的时候给放出去做了同知。
      这一路就跟开挂一般,二十年过去,成了总督了。

第 213 章 第 213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