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安暖烤起了叫花鸡,从空间玉偷偷拿出来一小瓶果酒(葡萄酒)装作是从包袱里拿出来的。
面上含笑道:匡公子,“这是西域的果酒(葡萄酒)是我自己酿制的,你尝尝好不好喝”。
匡连海接过尝了一口赞道:“芳香酷烈,味兼醍醐”,好酒,姑娘手艺真好。
安暖笑道:匡公子妙赞了,“我这手艺只能自己喝,比起人家大师我这算是雕虫小技
匡连海轻轻笑出来:姑娘谦虚了,“如此美味的酒还算不上美酒,那美酒怎么自敢是美酒呢”!
看着心情稍微好一点匡连海安暖轻声道:“人人都想做官,可是他们不知道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多阴暗”。
“反而打打杀杀的江湖比朝廷更让人向往,快意恩仇,好不自在”。
匡连海,“在我心里你是全天下最优秀的男人,武功高强,而且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
匡连海震撼心里怦怦的跳个不停,看着眼前的佳人一脸崇拜满眼都是他的身影。
“他的心不自禁的丝丝颤动,对安暖那种说不清的感觉加深了”。
“心里对师妹拒绝的伤心没那么痛了,他被姑娘一番话触动了,心里暖洋洋的背过身眼泪不自禁的流泪”。
安暖把匡连海背过来轻轻擦拭掉令她心疼的眼泪,捧着他的脸道:“匡连海答应我以后不要再流泪了好不好,你哭的我的心都碎了”。
“过去的事情就此烟消云散,你继续做你的天山大侠,行侠仗义,仗剑江湖走江湖”,可好。
匡连海轻声道:“好”。
一年后……
安暖带着匡连海“游山玩水,吃吃喝喝,行侠仗义,好不乐乎”。
“如今的匡连海眼神没有忧伤,整个人从里到外变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
安暖内心十分满意:“一年的游山玩水果然没有白去,瞧瞧这精神气十足,面如冠玉的少年郎”。
这次她们又回长安是安暖的主意,一是:“她是想跟着狄仁杰后面学习断案之术”。
二是:“离开这么久了,该是验证成果的时候了,她想看匡连海对他的师妹是否还有爱意”。
如果还有那她真的就放弃匡连海把他当作是朋友,没有嘿嘿……她就真的下手了“,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匡连海再次回到长安心里很平淡,“没有了上一次满怀激动的心情”。
上一次来长安是来找许久未见的师妹,这次是陪阿暖一起去。
“现在想起师妹心里没有一丝爱意了,内心全部被阿暖所填满”。
“说他花心也好,负心汉也罢,他是真的爱上了阿暖,爱上这个活泼、善良,善解人意的好姑娘”。
“是这个世上对他最好的姑娘,一点一点治愈他自卑的心,阿暖让他知道被人爱被人关心是如何的幸福”。
“虽然与阿暖游历江湖一年,每天都在一起,但是不敢越越雷池一步”。
“他不知道阿暖是否还喜欢他,怪自己当初阿暖让他娶她的时候,他拒绝了”。
“他现在很后悔之前拒绝阿暖的求娶,如果没有拒绝说不定他与阿暖的孩子都有了”。
安暖不知道匡连海考虑那么多,“她现在只想确定匡连海对他的师妹还有爱恋吗”?
“这关系到她到底会不会抱得美人归的大事”。
匡连海:我,“美人”?
安暖:当然是你了,“面如冠玉,剑眉修眉的大美人”。
匡连海内心欢喜:“还好他有一副好样貌让阿暖对他一见钟情”。
…………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两个月来到长安,刚进城安暖就带着匡连海去潘府找潘玉”。
匡连海……
“他没有说要去找他师妹啊!怎么阿暖包袱都没有找地方放下,来潘府找他师妹,他有表现的想他师妹吗”?
“匡连海自我怀疑中”……
安暖敲了下潘府的门,不一会便有人开门,老丈打开门看见安暖与匡连海疑惑道:你们是?
安暖笑道:你好,老丈我们是来拜访贵府千金潘玉小姐,“这位是潘玉小姐在天山学艺的大师兄匡连海”。
老丈,潘玉小姐在吗?“我们可否进去拜访潘玉小姐”。
老丈叹息道:“老爷不幸一年前被人谋害,小姐半年前嫁给了书生李玉良现在两人不在长安,留我一人在家看管府邸”。
安暖道:“那老丈你可知道你家小姐去了何处”。
老丈摇摇头道:不知,“小姐未曾说她去何方,只说她想与姑爷四处看看”。
匡连海疑惑道:“师妹的未婚夫不是圣人指婚的武官龙吗?为何变成是书生李玉良”。
老丈解释道:哎,“小姐不愿嫁给武官龙逃婚了,随后带了姑爷李玉良一起回来”。
“后来老爷不幸身亡,圣人收回赐婚御旨,小姐便嫁给了姑爷李玉良”。
“武官龙也娶妻云里花,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圣人把他调到边关”。
安暖:“她惊讶潘玉竟然会逃婚,果然不愧是匡连海喜欢的人,敢爱敢恨,做事干净利落”。
匡连海……
“为何阿暖看他的眼神如此奇怪,和当初他们在长安街上遇到的一样的目光”。
第2章 护国良相狄仁杰风摧边关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