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一章 皇帝问两部[1/2页]

帝尊阁 万山尽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陵,火枪局。
      自方觉带人走后,火枪局好像一下子冷清下来,以至于有些无人问津。
      不过在诸葛庸带着妻儿,住进了火枪局的营房后,朝堂各方也再度瞩目过来。
      而京城近日发生的事情太多,大众的视线不断被转移,难以专注地关心某一事件。
      对于火枪局,也只有高层才会持续关注,火器的威力在京城里还没展示,北方的战果也没传回,自然优先序列要靠后。
      “少师传信回来了,命局里将已经锻造好的火器,连夜送去北境。”诸葛庸与火枪局的官员,在一起商讨。
      “这……少师不在,只有陛下的旨意才能同时打开枪库与弹药库。”
      “弹药不必送了,少师在北境可以临时制作,他身边有工匠。”诸葛庸道。
      有人道:“陛下是否知晓,少师要调库存?”
      火枪局虽然目前没太多表现,多方都很疑惑,这里的保密级别为何这么高。
      但律令不可违。
      要调用大量库存,必须要问过陛下的旨意,否则是灭门的大罪。
      “王丰总管来过了,带来了陛下的密令,各位请看。”
      说着,诸葛庸拿出一道,加盖了天子宝印的手令。
      众人看过,也才放心。
      “好,既然如此,我们将枪库打开。”
      “要取多少?”
      诸葛庸:“少师的意思是,最好将整个火枪局内,训练有成的禁军转来的府兵,都带去北境。”
      “整个千户营?”
      “少师的密令在此,各位要看也可以。”诸葛庸淡淡道。
      ……
      北境战事将起,在方觉密信进宫,被萧平硅准许的同时,他就已经在部署了。
      “兵部,户部,可有章程?”
      虽然已经指派,北境三营出击,但皇帝还要在意整个大局,布置更多。
      奉天殿散朝后,萧平硅留下了两部的主要官员,让他们禀告针对此战做出的计划。
      “陛下,户部没问题,要多少钱都可以。”燕揽风财大气粗地道,满脸自信洋溢。
      兵部的侍郎,则是有点不知所措。
      兵部尚书夏嵩被监禁,新尚书还没选定,他这个侍郎必须得顶着。
      可以往这种事情,轮不到他这个侍郎来做,所以皇帝突然要求在一日之内做个简略计划,他是有点慌忙的。
      “户部有钱?”萧平硅斜睨道。
      他可是知道,燕揽风这厮,一向是喜欢哭穷的。
      以往丰年的时候,都给自己看假账,生怕自己多奢靡了。
      如今燕揽风居然说有钱,还这么有底气,看来户部现在不是一般地有钱了。
      “回禀陛下,户部经营的烟花、玻璃,最近贴补不错,颇有些进润,嘿嘿。”燕揽风昂首挺胸,他还是头一回如此自信地答话。
      萧平硅笑了笑,也不问到底赚多少。
      “既然户部有钱,甘州那边购粮赈灾,暂时是少师与帝尊阁垫付,户部不宜拖欠过久。”萧平硅嘱咐道。
      做个皇帝,还没臣子有钱,这要是还赖账,那就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燕揽风拱手:“遵旨,等少师凯旋,户部定然有余钱可以抵账。”
      “那就好,别让朕丢脸就行。”萧平硅摆了摆手。
      “大军出征,后勤极为重要,罗阳刻意制造肃州灾情,只怕走时也不会留多少东西……我们要准备充足。”
      燕揽风点头:“陛下说得是,京畿筹备的粮食,已经运送出去,赈灾有余之外可以充作军粮。”
      “不过大战不宜拖太久,将士的衣衫单薄,就算有棉衣可北凉太冷,冬天不宜深入否则代价太大。”
      作为户部尚书,燕揽风并不是只懂户部,为前线补给多年,自然也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常识。
      虽然出发前,羽林军就发了棉衣,但只能在北境活动,都尚且有些勉强。
      若是出北凉,那实在是太冷,冻死的人会比战死的更多,那这场战争就毫无意义了。
      没撑到凛州,羽林军就冻死大半,还打个屁。
     &n

第二百一十一章 皇帝问两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