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3章 那股强烈感觉的答案[2/2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 一白化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的时间,不是50年,也不是100年!
      5年时间,完成九个哥德巴赫猜想级别的数学课题研究,这得是什么样的疯子,才能干的出来?
      不对,应该说,这该是什么样的数学天才,才能够办到?
      如果这件事真的成真的话,那整个数学界的发展,将会因这5年,而至少进步百年!
      这也是整个数学界,每一位数学家,想都不敢想的事。
      当然,陈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但至少,陈舟不会让这件事,拖过自己学术生涯的黄金时间。
      就一个字,快就完了。
      将目光从“数学lv8(1/10)”一栏,向下移动。
      陈舟最终看向不断闪烁的“任务栏”。
      伸手点击“任务栏”按钮,便进入了任务模板界面。
      上一次数学升级到lv8后,便蒙上了一层淡金色光芒的任务1  。
      此时笼罩的金光,正一闪一闪的。
      “还真是越看越像‘金色传说任务……”
      陈舟再次吐槽了一下这个发生改变的任务界面。
      随着陈舟看向淡金色光芒深处,再次刷新的任务1的内容。
      原本闪烁的光芒,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1、何为大厦?万丈不倾也!(连续性数学任务)”
      “任务描述:从冰雹猜想到克拉梅尔猜想,再到杰波夫猜想,再到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方法,再到哥德巴赫猜想,再到极小模型纲领。”
      “宿主不论是在解析数论的领域,还是代数几何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宿主对于数学思想、数学工具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数学领域。”
      “相信宿主能够在数学的更多未知领域,获得更多的学术成就,为整个数学界,指出一条更加明确的道路!”
      “既如此,请宿主继续搭建属于自己的数学万丈大厦吧!”
      “任务奖励:根据宿主最终课题论文的价值和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考量,满足不低于哥德巴赫猜想等级的数学课题条件,获得满级升级任务奖励2次!”
      “注意:此为满级升级任务,时间不做具体要求!”
      看完再次刷新的任务1,也就是数学学科的满级升级任务后。
      陈舟的内心,虽然仍有些想要吐槽。
      却也没有了第一次看到时的那种激动。
      唯一令他感到不解的,也就是最后的“满级任务奖励2次”了。
      他是真的没想到,系统居然会这样去命名任务奖励。
      上一次是“满级任务奖励1次”,这一次居然直接就是“满级任务奖励2次”
      了。
      不过,这倒是也符合系统一贯的沙雕风格。
      并且与“数学lv8(1/10)”一栏中的“10”,也还算对应。
      一个代表完成的课题数量,一个代表需要完成的课题数量。
      确认了这一次的满级升级任务,仍是需要完成不低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课题后。
      陈舟便退出了任务模板界面,返回了个人信息面板。
      在又看了一眼“数学lv8(1/10)”一栏后,陈舟也就直接退出了系统空间。
      随着新任务的刷新,陈舟也需要确定自己,下一个的数学研究课题了。
      在陈舟的数学蓝图中,倒是有几个可选择的目标。
      只不过,最终课题的确定,还得等他再思考一下。
      毕竟,在数学上,除了系统的满级升级任务外,他还有着自己最大的野望。
      收起思绪,陈舟也重新将自己的心思,放回到面前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研究上来。
      “由于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其产生于探测,都是通过以味的本征态来体现,也就是常说的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
      “但是,在描述中微子传播的运动方程中,中微子的哈密顿量,取决于其能量,从而与中微子的质量有关……”
      “一般来说,中微子的味本征态?vα>和质量本征态?vi>,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一个幺正变换矩阵u相联系……”
      好不容易将刚才有些飞扬的心情,给平复的陈舟,也终于接续上了之前的研究。
      想到这些的陈舟,在思索了一番后,开始在新的草稿纸上写到:
      【?vα>i=1→n∑uαi?vi>】
      【其中n(>2)是中微子质量本征态的个数,α=e,μ,τ……,i=1,2,3……,uαi是n×n幺正矩阵元……】
      【考虑简单的两种中微子味混合的情况,此时?ve>=cosθ?v1>+sinθ?v2>,?vμ>=sinθ?v1>+cosθ?v2>……】
      写到这的时候,陈舟停笔看了一眼。
      这里的?v1>和?v2>,分别是质量为m1和m2的中微子的质量本征态,θ是混合角。
      在这么多年的中微子振荡实验研究中,θ的三种混合角,已经通过三种中微子振荡实验,探测到了。
      现在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便是中微子的质量问题。
      这是从理论和实验上,都需要突破的内容。
      收回目光,陈舟又在草稿纸上,对先前的公式,进行了变换。
      实际上,混合的结果,是通过弱作用,产生一个给定味的中微子。
      而给定味的中微子,随着时间演化的波函数,也就可以用公式表达出来了。
      陈舟此时,便正在草稿纸上,写着三种中微子的波函数。
      但不管是电子中微子,还是μ子中微子,亦或者是τ子中微子。
      它们的波函数,都与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以及v1和v2的能量有关。
      这样的话,该给定味的中微子,将有一定的概率,转化为其它味道的中微子。
      也就是说,出现中微子振荡效应。
      从标准模型的角度,顺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的陈舟,也再次将研究内容,推进到了中微子振荡概率这块。
      没有多想,陈舟在草稿纸上写到:
      【那么,t时刻在ve束中找到vμ的概率大小为:p(ve→vμ,t)=?<vμ?ve(t)>?2=1/2sin22θ[1cos(e1e2)t]……】
      写完这个公式的时候,陈舟还没有太大的反应。
      只不过,随着他对公式的推导。
      将这个中微子振荡概率的公式,逐渐朝着他所发现的“新公式”的方向,去推导的时候。
      陈舟忽然就愣住了。
      在再一次回头看了看自己整个推导过程后,陈舟试图将这个“新公式”的研究,进行到更深入研究的时。
      他终于有些明白了……
      他似乎找到了,先前那股强烈感觉的答案……
      :。手机版网址:

第563章 那股强烈感觉的答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