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整队结束之后,夫子再次点名。
      “刘玉明?”
      “到!”
      “谭思谨?”
      “到!”
      “耶律妤芊?”
      “到!”
      “张海义?”
      “到!”
      “余秋雪?”
      “到!”
      “钱团团?”
      “嗷!”
      自打她“嗷”了之后……
      “张鑫恒?”
      “嗷!”
      “宋巧慧?”
      “嗷!”
      夫子:“……”
      怎么,“嗷”还会传染?
      查图很无语,
      但是站在旁边正缕胡须的翰林老监学,
      反倒是满意的点头,用一双略微浑浊的眼睛看了看钱团团,心道:这个娃领导力不错。
      (翰林院的大人们,出路要么是做出功绩、被人提拔,正式入朝为官,做地方官或者京官,二择一;)
      (要么是进入军机处,成为皇上的政治秘书之一;)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会进入监学司,为大楚的培养人才,做一辈子的学问。)
      就比如眼前这位监学司的老司领:孙齐。
      (老司领:老领导。)
      孙齐是实打实的做了一辈子的学问的人,
      在文化知识、历史哲学、天文地理……都有涉猎,除了不懂政治之外,他在很多领域都有着一定的理论贡献,
      属于是章回和荣盛的“茶伴”——除了政治不能聊,其他的都能聊。
      ……
      孩子们告别自家马车之后,就到了人烟稀少的郊区,
      从此地到上书房的车队所在的位置,还有一里路的距离。
      这一里的步行路程,就是给孙齐讲学用的。
      知名大佬给25岁的孩子讲学,自然是看到什么讲什么。
      你没看错,就是“看到什么讲什么”。
      上一次春游已经是一年前了,这一年……京城的郊区地段变化很大,
      路是重新铺设的,树木一部分是从边塞移植过来的,就连树上的鸟儿,都换了两拨。
      而这些大自然的新“陈设”中,最值得讲一讲的,便是两百米之外的那座小河新拱桥。
      孙齐让监学司的人引着孩子们走到桥边,便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这个拱桥是什么形状吗?”
      【窥生甲班】的孩子,在进上书房之前,都有请过夫子入家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是知道的,
      当然,钱团团除外。
      除开钱团团不谈,很快就有同学回答,“是半圆形的。”
      “不对不对,是圆的一部分。”
      “半圆也是圆的一部分。”
      “那不一样。”
      两个孩子发表了不同意见。
      孩子们窃窃私语,小声的说着其他意见。
      大家都很积极,只有钱团团打了个呵欠:什么时候干饭鸭?
      非常具有学渣气质。
      又因为她站在第一排的中中间间,那个小呵欠就非常的突出。
      孙齐的讲学向来以“生动有趣”著称,
      此刻,他觉得这个呵欠对自己的学术权威的挑战。
      于是主动问这个呵欠同学,“你觉得这是什么形状呢?”
      夜团团又打个呵欠,随口说:“拱形呗~”
      你这个白胡子刚才不是说了是拱桥呐~
      既然是拱桥,那就是拱形哦~~

第544章 释放一些学渣气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