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钱瑾寒:“……”
      真的很无语。
      突然被改了姓的九王爷,有点被气昏了头,
      所以在众商贾说“幸会幸会”之后,
      九王爷下意识的回了一句,“不必多礼。”
      众人:???
      这是什么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调调。
      大家都是商人,您这架子怎么摆的这么高。
      一旁的冥秋一听,见怪不怪的……
      夜九这厮,从出生开始就习惯了别人给他见礼,没让你们跪下说“幸会”就不错了。
      而且他今天这面具,可能有点降智作用,一下子没记起来他今天是个商人。
      冥秋轻咳两声把注意力拉回来,
      “诸位老板别介意,钱老板这人是从青鸾城来的,诸位都知道,青鸾城那个地方嘛……”
      乱!
      从那种“乱世”出来的商人,脾气古怪乃至有点变态,都是正常的,大家理解一下理解一下。
      冥秋这么一解释,也说得过去。
      于是众人便跳过这一环节,
      开始了正式的【蜜江商论】,
      “商论”不是开会,所以多少需要一点风雅元素。
      船缓缓的在江面行驶,江风通过两侧的窗户徐徐而入,风入鼻尖有些淡淡的香味。
      这香味带着一些含蓄的妩媚,不像是花香,
      随后,三名歌伎便抱着琵琶、古琴和手敲鼓出现在了船头。
      略微调试之后,轻柔缓慢的一曲《青玉案》便低诉起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万千情绪。
      有了乐声和曲还不够,还得让船上的小二给点上一根千金熏香,
      于青烟寥寥中,品尚一口蜜江龙井,
      这气氛,颇有些即将高谈“今朝诗词乐曲之千秋功业”的调调。
      可周小福一张口便是“金阳城此次水灾,我少说亏了十万两银子。”
      冥秋:“……”
      好家伙,气氛全无。
      不过周老板的这个话题开得好,一说到金阳城,大家都是满腹牢骚。
      最惨的要数丝绸商人许老板,
      “水灾的时候,我那批货正好在金阳城中转,丝绸一泡水,那不全完了吗,再加上那几日又在下雨,我还让手下的人高价买了遮雨棚……”
      这一发大水,不仅丝绸全废了,连遮雨棚的账都还欠着。
      有熟悉这位老板的人接话,
      “一批丝绸而已,动不了许老板的根基,遮雨棚也就几百两银子,不至于要欠着吧,许老板开玩笑了。”
      那位许老板说:“我还真没开玩笑,我欠着钱不是因为没钱还,是因为雨棚是找柳家做的,柳家在水灾之后,一个活口都没找到,我还给谁。”
      话题进行到这里,突然就变得沉重起来。
      又有人接着说:“我在金阳城的中转仓,也淹死了十多个长工……”
      不过沉重归沉重,商人的基本专业素养,便是将一切沉重转化为成本风险。
      所以说……
      “我今年是不敢继续在金阳城中转了,风险太高了,而且那堤坝……不敢说,不敢说啊。”
      商人最怕的就是涉及政治,所以聊到工程的时候,都只说一半。
      但是在座的人都能听得出来这是在表达“金南堤还会不会坍塌,真的说不准”的意思。
      在商人眼里,一切的不确定因素,都需要做风险评估。
      当然,也有人表达了不同意见,
      只见今日一直很怂的军火商人·肌肉男·樊老板,突然站起来说:
      “我相信金南堤已经修好了,那可是九王爷亲自监督的,出不了错!”
      这话说的,十分铿锵有力,而且他突然站起来的那一下,简直非常的突兀,
      因为大家现在讨论的是,“金阳城的替代城池”,
      毕竟金南堤的修复,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需要观望一阵,
      所以金阳城有天灾风险,它是个既定事实。
      可是,向来谨慎的樊老板今天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竟然抛开事实,并说出了如此“无脑粉丝”的话来。
      真是好奇怪。
      不过,好在樊老板并没有奇怪太久,说完便重新坐下了,
      并且还坐的端端正正,直接从一个“违法乱纪的地下军火大佬”变成了一个“坐姿端正崇拜朝廷的优秀良民”。
      熟悉樊老板的几个商人:樊老板今天是不是喝多了假酒。
      虽然但是,
      话题还是得继续,
      说到金阳城的替代城池……最优选择肯定是离金阳城最近的平江城。
      “但是平江城的物价水品,太高了。”
      就这么说吧,在其他城池吃一碗卤肉面,也就五文钱,但是在平江城,最高能卖到三十文。
      六倍差价……最为全国最有钱的“贵城”,绝非浪费虚名。
      所以在成本这一块上,平江城直接因高价而被劝退。
      接下来……有人提议去宣阳城,但是宣阳城山路太多,运输是个大问题。
      说到这里,小二打开一张大楚地图来铺在桌上,供大商人们继续探讨。
      这个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冥老板指了指青州城的位置,“这里如何。”
      “青州城?”众人相互看了看,
      开始具体分析,“青州城的确是拥有大楚数一数二的交通要道,并且青州城的气候也很适合做成中转站……”
  &n

第487章 有钱,太有钱了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