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没错,是归内廷,而不是泾阳王府,泾阳王府拿点开采权就是了。
      或者说,往后这买卖,皇家也做得。
      这下,就算是有人眼红,想要找人算账,那你牛逼就去找内廷的麻烦,你看宫中那两口子怎么收拾你们就完事儿了。
      真以为掌管内廷大事的那位娘娘,是温柔善良,柔弱和蔼的好人呐。
      谁家温柔善良又柔弱的好人会提着剑杀敌?
      惹毛了那位娘娘,皇帝陛下都不劝。
      那叫自己作死,能怪到皇后娘娘头上吗?
      皇后娘娘多好的一个人,被你们逼得喊打喊杀的,那肯定就是你们的错啊。
      李复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买卖即便是垄断,估摸着也垄断不了太长时间,在百花齐放之前,李复要将泾阳王府茶叶的招牌打出去。
      这叫品牌效应,往后即便是有别人做这买卖,那么,人们想到茶叶的时候,心里第一反应就是,泾阳王府的茶叶是最好的。
      有钱人在意什么?在意的不就是个品牌吗?
      比方说爱马仕,都是包,爱马仕还死贵死贵的呢。
      不仅仅贵,还要配一堆用不上的货,才有资格购买。
      在普通人看来,这不是宰冤大头吗?
      而在有钱人看来,这就是身份的象征啊!
      就是要跟旁人不一样,钱算什么?
      一瞬间,李复的脑海中因为赵福的信,想到了诸多事情。
      他连忙拿过纸笔,将自己脑海里想到的东西全都写下来,一会儿再整理好,给赵福回信,也给李世民回信。
      甚至必要的话,他要亲自去一趟长安城。
      茶山,这哪儿是茶山,这特娘的明摆着就是金山银山。
      大唐境内的市场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更别说以后往外走了,丝绸之路,运送到西方,那真是比黄金都要珍贵的玩意儿。
      这样的买卖,要是全都放在泾阳王府手里,李复也是真担心这钱有命赚没命花的,所以从一开始就将李世民一家子给拉进来了,只要大唐不倒,这买卖在皇室手里,李复的泾阳王府就能背靠着这棵大树。
      李复开始给赵福写信,需要赵福将目前探查到的产茶区全都记录下来,汇总一份,送到长安城来,另外,茶山用不着咱们自家掏钱买,到时候茶山的所有权,全都是内廷的,这个,咱们不能去掺和。
      目前徽州的茶山所有权在咱们自家手里,仅仅是这一个产茶区,就足够保整个泾阳王府的荣华富贵了,剩下的,不能贪。
      另外,在徽州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至于剩下的扩张的事情,等候长安城这边的消息。
      李复在信中告诉赵福,自己会进宫跟内廷商议,这生意往后要如何做,接下来很多事情,都要在宫中过了明面,才能继续往下进行。
      不然的话,祸事大于利益,这不划算。
      洋洋洒洒又是厚厚的一封信。
      但凡李复有事情要详细的交代,这一封信的厚度就不会小。
      并非是那次特意针对李二凤,而是李复在写信方面,极限了,省不得半个字。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

第654章 赵福的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