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路跟我一块过来的。”
      “真是不容易啊。”陆德明也十分感慨。
      以前他从来不会注意到这些事,寻常百姓家的日子,他没有关心过。
      但是自从上次从泾阳县回来之后,他会特意留意,特意打听,也就知道了更多民生之艰辛,也就更清楚的理解当初李复在庄子上跟三位小殿下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话。
      如今这话,在陆家宅子里,算是家训了。
      一大家子过日子,节约是断然不会错的。
      “先前殿下在庄子上说的一些话,我回来想了想,有些话,作为陆家的家训,也希望能够传扬下去。”陆德明说道。
      李复想了想。
      自己当初在庄子上说什么了?给陆老头忽悠成这样?
      “陆家啊,有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家长,您的品德,您的学问,作为陆家的支柱,一定会传下去的。”李复笑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啊,陆家会是这样的家族。”
      陆德明闻言,眼神一亮。
      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诗书耕读,意境深远啊。
      以往自己只懂诗书,不算耕读,如今亲自动手,算是耕读,所以才有了更多的感悟.......
      “殿下这话,说的极其有道理,愿意受教。”陆德明拱手说道。
      李复笑着摆了摆手。
      “受教啥啊,其实道理谁心里不明白?无非就是能不能做,现实是不是像咱们想的这样似的。”李复说道:“我没读太多的书,不像您,学富五车,对经史子集什么的,都有自己的研究,还都出书立专了,因为我从小到大没在大家族里生活,多少人背后因为这点蛐蛐我呢。”
      陆德明闻言,连忙摆手。
      这些就不是李复自己的错误。
      在做人方面,拿着人家以往的经历、痛处,去攻讦别人,这不是君子所为。
      “殿下,来。”陆德明拿起酒杯,与李复碰杯。
      酒过三旬,李复的话匣子,也稍微打开一些。
      跟陆老头坐在一块喝酒聊天,也挺轻松的。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用不着耍什么心眼子。
      老陆就是个纯粹的读书人,是个纯粹的做学问的人,跟朝堂上的那些千年的老狐狸,有本质上的不一样。
      “不过,旁人说让他们说去,反正泾阳王宅如今的日子,过的挺好的,太上皇经常来坐坐,陛下也惦记着这边。”李复笑道:“所以,他们背后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只要不当着我面,我就当不知道的了,人活着一辈子,图点什么?我就图高兴,我就没志气了,图点享受了,那又怎么了?”
      陆德明连连摇头。
      “殿下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实际上,殿下也做了不少好事了。”陆德明说道:“长安城周围郡县,没有一家庄子,能比得上您在泾阳县的庄子。”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

第489章 感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