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瞧瞧,这才多长时间。
      这模样,这言论。
      不能说像了,那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李复那小子!
      连长孙皇后都愣住了。
      这去了一趟泾阳县的庄子上,这孩子回来之后,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以前在他阿耶面前,可不会如此自信的侃侃而谈,只是他阿耶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虽然也是乖巧懂事,但是却始终少了几分从容和气度。
      但是如今来看,长孙皇后仿佛在眼前的儿子身上,见到了曾经的李家二公子,那等神采奕奕,便不像是皇宫中这等环境能养出来的。
      长孙皇后心中了然,如此,让孩子们经常跟着泾阳王出宫去转转,真是好事。
      若是泾阳王能够答应成为太子的老师,那也是喜事了。
      “这些话,是你们王叔说的?”李世民问道。
      “是。”李承乾点头应声。
      “那你认同吗?”李世民又问道。
      “儿臣思来想去,认为王叔说的有道理。”李承乾说道:“钱是王叔花的,到最后这些钱,都是流向了干活的百姓手中,如此,百姓不就有钱了吗?以往,百姓即便是一年四季辛勤劳作,也不一定有赚钱的门路,所赚取的钱财,也只是勉强够养活一家人。
      但是如今在庄子上干活,付出了劳动,王叔给予厚待,挣到的钱多了,他们的生活,也就比以往好更多了。
      儿臣想,百姓们并非懒惰,只是生活,实属不易。
      儿臣和青雀还有丽质,在庄子上的时候,也曾挑水灌溉良田,也曾在王叔建宅子的工地上干过活,儿臣知道自己年岁小,力气不如成年男子,但是当中辛劳,都是一样的。”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眸光中闪着欣慰。
      去庄子上,吃了不少苦,也更加懂事了,知道民生之艰难。
      就算是心疼孩子,但是她也明白,自己的孩子肩膀上要担负的,是什么样的责任。
      “你们还跟着一块去干活了?”李世民问道。
      在信中可没说这事。
      陆德明虽然也给他写信说起了三位殿下在庄子上生活,但是重点都是在受教上面,也未曾提及,这过程中,孩子们去干活有多辛苦。
      不过如今看来,还真是令他们印象深刻,而且颇有感悟。
      “是啊,阿耶,其实每天也挺累的。”李泰说道:“不过好在我们都很开心,回去之后,又有好多吃的,也就不那么累了。”
      哄小孩有时候也挺简单的,好吃好喝的,就足以让他们高兴了。
      长孙皇后转过头去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李丽质。
      这会儿孩子正在大口吃饭呢。
      以往在宫中的时候,这孩子吃饭,也吃不了多少,因此,身体一直很瘦弱。
      如今回来,胃口倒是好了不少。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庄子上饿着了呢。
      孩子能跑能跳,胃口好,是好事,吃得多了,才会长身体。
      现在这孩子看上去,的确是比出宫之前,壮实了不少。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

第385章 自信从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