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房玄龄闻言点头。
      “我记得,太上皇与您谈的是......太子的事情。”房玄龄说道。
      随后见李世民久久不说话,便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询问。
      “陛下,您是在想立太子的事情吗?”
      李世民就像是被戳了哪根筋一样,语气中略带怒意。
      “你不要跟我说太子的事情。”
      “是。”房玄龄应声。
      李世民叹息一声。
      “到了这个位置,还真有些茫然啊。”
      终究,他还是坐在了这个位子上,开心,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最多的,是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陛下屡屡征战,百战百胜,天下事,亦是如此。”
      李世民摆了摆手。
      “打仗我不怕,兵将再多,最多也就是几十万之众,但是这段时间,我接触政事,百官百僚,日理万机,我真是觉得,治天下与打天下,大不一样。”
      “百官百僚,各司其职,陛下总领乾坤,陛下只需提纲,纲收而目顺,纲举则目张。”房玄龄应声。
      “只是,这一收一举,牵动天下啊。”
      李世民从位置上站起来,来到房玄龄面前的台阶上坐了下来:“先前,我说让泾阳王入朝为官,他不愿,他说要打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怎么折腾都行,折腾好了,庄户们跟着受益,折腾不好,他有能力收拾这小范围的烂摊子。
      但是朝廷,不一样。
      大唐,便是一个庄子的扩大,是千千万万个庄子组成的,而朝廷,总领天下一切事物,朝堂上大到一个决策,小到一点风吹草动,都能牵动天下。
      单人匹马,一收,就全都回来了,就像是泾阳王的庄子。
      但是天下,要是错了,就不是一时间就能兜转回来的。”
      如今的李世民心中也是常怀忧虑了。
      没有一个帝王不希望自家的天下能够千秋万世,即便是李世民也是如此想。
      但是想要如此,便需要让臣子们说话,说实话。
      即便是皇帝做错了,也要有人站出来说。
      这总比朝廷政令发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要好。
      回想起当初魏征说的“社稷”,李世民觉得,魏征此人,堪用。
      李世民已经跟坐在这个位置上没什么两样了。
      但是越是如此,心中反而越是不能平静。
      未来的路还长,甚至登基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他都很茫然。
      次日清晨,一早,李世民便在东宫中穿戴整齐,此时的他,头戴平天冠,身着冕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派人去请李渊参加朝会,但是李渊迟迟不下决定,长孙无忌,便亲自到了两仪殿。
      “告诉太子,我身体不适,这个大典,我就不参加了。”李渊说道。
      他去参加,众人是朝拜谁呢?
      朝拜他李渊,成了太上皇吗?
      以往看得再开,今天也是令李渊难过的一天。
      这个场面,他不想参与进去。
      晨光初照,李世民一步一步走向了那个位置,接受朝廷百官的正式朝拜

第118章 心怀忧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