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顾担的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
      他那个便宜老爹就是去天牢诊治的时候,被明知必死的歹徒极限一换一而亡。
      让他去监狱看病?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许志安连忙补充道:“监狱亦分三种。你爹去的那种叫做天牢,防备之森严与皇宫相比也不差多少,关押其中的歹人皆是皇帝亲判,直接杀了都是便宜他们。此生无望再走出,故皆是一心求死之人。
      还有一种名为地牢,关押的多是江湖中的各路豪强和作乱贼子,一个个死有余辜又有武艺在身,防备也颇为森严。
      最后一种才是监狱,关押的多是不法商贩啊,地痞流氓啊,小偷小摸啊,并无甚危险之处,也不至于逼的人想尽办法同归于尽。”
      大月王朝立国已二百余年,其间几多变故不便多言。
      在发展之中,三种监狱模式也慢慢施行。
      犯人的情况不同,关押之地也各有不同,分工明确。
      “你若想练习医术又不至于被人刁难甚至找上门来,监狱倒是不错之地。只要别开太过猛烈的药,就算有点后遗症也可说是监狱之中关押太久之故,不失为一??好去处。”
      许志安解释道。
      “这......我再想想。”
      顾担思量了一会儿,觉得许志安说的很有道理。
      犯人嘛,不死就不错了。
      就算得了什么病,除非马上要死的那种,否则监狱都懒得通报。
      即便如此,每年刑期不到便死在监狱中的犯人不知凡几,可曾有人闹事?
      他开的药再怎么不靠谱,只要不是当场吃死,人赃并获,那都不算什么。
      天牢有前车之鉴,必不可能去。
      地牢多是有武艺在身的江湖强人,危险性也极大,保不齐就有看他不爽的。
      监狱则关押的多是作奸犯科的草民,罪不至死,不值得找人强行一换一,危险程度和风险都是最低。
      最重要的是,不用负责。
      心中虽然有了盘算,可顾担并未着急。
      等到许志安离开后,拿起那清平子留下的羊皮卷。
      “引元经。造化之门,藏于神中。引灵渡海,晦暗始明......”
      顾担念了出来,慢慢的将羊皮卷上的内容过了一遍。
      又看了一遍。
      甚至又倒着看了一遍。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顾担将羊皮卷扔到了一边。
      难怪太医们一个个弃之如敝屣,这东西是正常人能够看懂的?
      说句人话能死还是咋滴?
      据记忆所知,这个世界的确有内息之术和横练之法,但有没有仙人就实在不得而知了。
      方士能够将宗明帝哄得团团转,甚至十年不上朝,要说没有点真本事,顾担是铁定不信的。
      有本事,不代表无歹意。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那清平子刻意先显露手段,再留下引元经,总不可能是见他天纵奇才吧?
      无非就是看他吃了那丹药还能活下来,留个引子而已。
      甚至根本没想他能够看懂引元经。
      若他真有意修习,便算是入套,攻守之势易也。
      然而......
      “顾家三代御医,也不是没留下点东西。”
      记忆之中,顾家也有家传内息之术,其名为青木化生诀。
      根据先祖的说法,练到极处可延缓衰老,纵使暮年仍旧身康体健,鹤发童颜。
      绝非江湖之中的杀伐之术,更像是进一步的内息养生之法。
      只是已经好几代人都没有练成,慢慢也就放下了。
      至于横练之术不是没有,只是横练必须要找好老师,有人指点,自己一人摸索指不定落得什么暗伤甚至残疾,不值当。
      “先好好修养身体,再练自家的内息之术。”顾担将羊皮卷扔到一边,懒得再看一眼。
      任由你千般算计,万种诱惑。
      爷有的是时间,不怕你不露馅。
      时间一晃,便是一月过去。
      顾担的身体早已修养好,此时正在太医院内那颗千年松下伸展身体。
      太医院总人数不足二百人,而真正精通医术的医者更是不足五十个,还得算上他。
      御医多是家传,偶尔有些外来者也会变成家传。
      所以院中气氛还不错,对于他这个顾家独苗也算照顾有加。
      毕竟谁也不敢肯定自己就洪福齐天,指不定后辈尚需别的老友照顾呢?
      更关键的是,虽然宗明帝看不上太医院,可太医们实力其实是有的。
      一个月来,顾担每天早睡早起,勤加锻炼,无事就看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太医们也乐意为他讲解。
      偶尔有太医外出问诊,顾担就紧随其后搭把手,一来二去也就混熟了。
      唯一可惜的是,一个月来无论如何努力,家传的《青木化生诀》都始终未曾入门。
      有内息之术摆在眼前,却无法修习,无疑让顾担不太开心。
      这方面他也悄悄咨询了几个熟悉的太医,内息之术虽然不俗,可太医们都有些家底,青木化生诀更非独一份。
      只是太医们的说法让顾担很失望。
      他们也有家传的内息之术,昔日先祖们也曾修习过。
      只是最近几代,无论如何修习,连门都入不了。
      也不是没有勤勉的太医几十年如一日的修习,可同样入不了门。
      为何如此,他们也搞不清楚。
      无奈之下,顾担也只能摆弄一些养生之术,虽无内息之术玄妙,却也能保证身体健康,多加练习后也可让人精神饱满。
      一连做完了好几套五禽法,顾担吐出一口气,精神奕奕的盯着面前的千年松。
      盘坐而下,又开始一次新的尝试。
      青木化生诀有言,所谓内息便是人之气也,呼吸吐纳之间圆融如一,运气绵长,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只是叶无相同,人无全似,有人能够很简单的感受到身体内的气,而有人终生无法入门。
      也有取巧之法,可寻些年久之树感其气,凭外气感内气。
      良久之后,顾担睁开双目,自语道:“嗯,今日阳光不错,风也正好,是个好天气。”
      “顾哥,又在练内息啊?”林小依路过,看到顾担睁眼,笑着打招呼。
      “嗯。”
      顾担点点头,无奈的起身。
      “我问过我爹啦,内息这东西不能强求。近百年好像没什么人成功练成过,偶有所谓的宗师也不过是横练之法,与内息之术无关。”
      林小依凑了过来,“横练的话,大多又要自幼练习,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有所成效。比起强身健体的效果,不见得比咱们的养生之术好。
      而且外面的武馆教的多是些拳脚功夫,厉害些的则是搏杀之法,实在不

第三章 不得其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