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月二十五日,东京办事处,行政管理学校第二期培训学员顺利毕业,在太学壁雍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毕业典礼。
      毕业学员不仅有太学学生,也有大宋和原大辽的读书人、吏员、年轻官员,第二期学员有一千八百三十二个学员。
      第一期的培训学员数量比较少,主要是大宋当朝的皇帝和大臣们,也有一部分太学学生,第一批毕业的学员,带着学到的新的行政管理学理论,要么回到了原岗位,要么加入到华发会领导的解放区市政官员行列
      由于华北、东北以及西北战争进度过快,新的解放区需要大批新的市政官员,所以第一批学员,有的学员还没有毕业就被派到各市任职去了。
      听说海汉人的市政官员待遇并不比大宋的官俸低,消息传播很快。
      这样的消息对于在东京等待就职的大宋进士、调职待差的底层官员很有吸引力,大宋的“三冗”里所谓的冗官,就是官员太多,差遣很少,所以就只能拿着基本工资在京城等待分配工作。
      第二期学员招生时,执委会已经有目的的规范了招生范围,比如缺差官员、落榜举人(宋代举人未中进士者,直接降格为秀才),年轻吏员(刑名钱粮),太学学生。
      缺差官员已经有了一定的行政经验,落榜举人心智也相对成熟了,年轻吏员则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所以,第二期学员招生生源非常充足,东京周边五六百里内符合条件的人都来报考,通过考核被录取的自然欢天喜地;落选的也不气馁,因为行政管理学校招生三四个月一期,下期再考就是了。
      毕竟已经考过一次,有了经验就好办,比考进士好考多了;
      还有以前在大宋不能做官的吏员,特别是年轻的吏员也有了做官的机会,只要考试通过被录取了,妥妥滴就是官员了,而且还不用待差。
      当然也有回炉充电的,比如陈东等人,一期学员,还没毕业就派出去就职了,每个月要回东京行政管理学校一次,继续学习。
      以王建军为首,在华发会内部挑选了一百九十多人组成了行政管理学校的固定教学班子,当然还有其他非固定教员前来客串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公共服务建设管理,行政组织管理,经济建设规划,农牧业管理,税政税务管理,治安管理(公共安全、刑事侦查、群体事件处理等)、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等等。
      通过学习,学员们开始鄙视大宋的官员,除了吟诗填词写文章,屁都不懂。
      东京行政管理学校,美其名曰学校,其实就是一个行政管理速成培训班,学员学到的东西都非常粗浅,但是很实用,这是没办法的事!
      前方需要啊!东征军和西征军总是压着战争进度,等待行政管理团队到位,否则解放一地乱一地,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西夏那边一下子解放了大片城市和土地,如果没人治理,那就白瞎了河套平原那片肥沃土地,西夏军要西进扫荡欧罗巴,留下老弱妇孺,根本就无法承担农牧业的沉重劳动。

第331章 分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