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八章 耀星[2/2页]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长桥尽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们是用什么技术从跨越如此遥远的技术看到地球上景象?”
      对于杨猛的问题,小光立刻便有了回答:
      “准确来说是被看到,而不是我们主动要去观测的?”
      “被看到?”
      想到之前虚拟世界中看到的那些奇怪人形生物,
      以及它们身上各个时代拼凑起来的服饰,
      对于小光的这个回答,杨猛的想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确认。
      “我们利用弦论分析出了,由引力透镜折射过来的光,并分析出了里面遗留的信息?”
      “竟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听到这样的回答,杨猛有些无法保持平静,
      便是他身体里的小伊也对小光这样的回答保持怀疑。
      在地球上时,
      一些喜爱天文的网络社区便经常交流一个问题,
      从地球散射出的信息,会不会被距离地球极为遥远文明所看到,
      像是地球反射出的太阳光,
      在宇宙中以光速前行,
      若是在两千光年外存在一个高等文明,能解析光所传递的信息,
      那么,那里的文明有没有可能看到地球两千年前的景象?
      若是能看到,
      那地球上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将是一个透明的存在。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信息的载体会湮灭,光的传递会因为各种物质的阻挡而衰减,
      就像在地球上打开一个手电筒,其所散发的光芒无法传递到月球一样,
      人类所生活的天空看起来十分的空荡,当没有云层时可以直接看到月球,
      但地球大气中密布着人类看不到的各种气体分子,
      当光碰到这些元素时,或被吸收又或是被遮挡散射,
      总之在光传递出一定距离后便会出现衰减,
      就算光线进入宇宙空间后,也不是畅通无阻的,
      太空虽然是“真空”环境但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真空,
      宇宙中有着恒星喷发出带电粒子流,
      这些带电粒子流中的一部分微小粒子还带有质量,
      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远,速度也越来越慢,
      最终在太阳的行进方向上,与银河系空间形成一个像是透明盾牌的高温粒子激波层。
      而当光线碰到这些东西后,也会出现衰减,
      若是光线离开太阳系,
      宇宙中环境便更为复杂,
      大质量天体会对光产生引力上的扭曲,
      尘埃物质会阻挡光线的前进,
      各种天体也会遮挡光线的存在,
      在这情况顺利,一颗恒星的光线传递出2000光年,这颗恒星产生的光芒也开始闪烁,
      更何况是一个行星只是反射了太阳光,
      这些反射出的光子最终有多少能传递到2000千光年外,已经是个未知数了。
      而鲁坦星所在的星系在5.6亿年前,虽然距离太阳西更近,
      也有着大质量恒星的引力透镜效应,汇聚了一部分来自地球的光线,
      但想要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依旧十分困难,
      更何况是现在,鲁坦星如今距离地球12.36光年,
      也没有其他恒星作为引力透镜来观察地球……

第七十八章 耀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