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乡贡[1/2页]

读书人:高质量莽夫 花灯引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月初,夏至。
      林府,少年南山也不嫌热,头戴一布袋虎帽子,胯下骑着一根竹马,索索啦啦的就往后院深闺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呼喊着自己的林小妹。
      “小妹,出来玩喽,我给你带了糖人!”
      “小妹……”
      还不待南山呼喊出第三次,林家小妹已经从后院主动跑出来,待看到南山时,一边招手一边喊:“南山哥哥,我在这,我在这……”
      南山呼呼啦啦来到林小妹身前,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糖人,递到了林小妹身前。
      “快吃,刚刚买来的,还热乎着!”
      林小妹接过糖人,眯着一双小小狐狸眼,伸出小香舌舔食,小脸蛋上满满都是甜蜜。
      “小妹,你身上怎么有股梅子味呀?”
      南山骑着竹马,绕着林小妹转悠,一边绕还一边嗅林小妹身上的梅子香味。
      一说到梅子,舔食糖人的林小妹一下子睁大狐狸眼,拉着南山就说道。
      “南山哥哥,后院的青梅快成熟了,咱们去摘青梅吧。”
      南山闻言,啥也没说,拉着林小妹就火急火燎往后院跑。
      后院,望着高高的青梅树,南山回头望着同样骑在竹马上,一手拿糖人,一手牵着自己衣襟的林小妹,轻声说道。
      “小妹下马啦,我给你掏青梅!”
      林小妹眯着狐狸眼,不是很情愿的从竹马上下来,站在一旁俏生生的看着南山。
      南山也不语,嘿嘿一笑,自己也下了竹马,将竹马高高举起,呼呼就往树上的青梅招呼而去。
      啪!
      竹竿和树枝撞击的声音响起,下一刻就有五六颗青梅相继落下。
      “小妹,快捡梅子!”
      看到有青梅落下,林小妹已经先一步跑出去,将青梅捡起来,掀起外衫兜着。
      “南山哥哥,梅子不够,小妹还要!”
      南山哈哈一笑,继续举起竹马,摧残梅子树。
      “南山哥哥,小妹还要梅子,这些让娘亲给小妹做蜜制青梅,这些青梅给爹爹煮酒……”
      就这样,一个用竹马打青梅,一个低着头捡青梅,画面唯美的让人窒息。
      有诗曰: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日月轮转,朝雾晚霞,很快就入秋了。
      九月九,街市小镇,红墙绿瓦,鳞次栉比。
      因天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坊巷店铺云集,市井小摊多不胜数。
      清晨,有早市开张,买卖并朴。
      读书郎南山背着书囊,走出家门,穿过小桥,在桥头处见一老农手捧一大捆红彤彤的相思子,站立在路旁,低头垂眼,也不叫卖。
      南山走过去,询问了老农一声。
      “老伯,此物怎么卖?”
      “都是乡野之物,小公子若是想要,两文钱可全部拿去。”
      南山摇头微笑,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递到了老农手中。
      “此物贵重不易,我只有一文钱,可否挑选一支最漂亮的。”
      “可以,当然可以,小公子请自便!”
      南山伸手,挑了一枝最是饱满圆润的相思子,好生藏入书囊中后,拜别老农往学堂去了。
      傍晚,南山归家,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隔壁邻家。
      林家后院,南山小心翼翼从书囊中取出相思子,递到了林小妹跟前。
      “小妹,给你的!”
      “南山哥哥,这是什么呀?”
      红彤彤的相思子甚是惹人喜爱,在听南山说此物可食用后,林小妹取了一颗品尝了一下,甜腻腻的,极为讨人喜爱。
      “这是传说中的相思子,又名红豆!”
      “南山哥哥,什么是相思子啊?”
      这个问题,将南山给难住了。
      不过,在看到林小妹那双盯着自己一眨不眨的狐狸眼时,南山想了想说道。
      “我也不知何为相思子,但有一诗可述。”
      正当林小妹想开口追问时,南山已经扭过头,看着窗外的秋色和傍晚,脆生生的念着。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听闻这首相思,林小妹眨巴着大眼睛,微微迷糊,微微懵懂,微微认真。
      “我先回去了,小妹!”
      “好的,南山哥哥!”
      ……
      次年二月,平阳县举行童试(童子科),南山以七岁之龄,参加了这次童试。
      童试是科举的起点,通过了童试,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南山这次参加的童试,就是由本县知县主持的第一轮县试,只考三科,分别是秀才、明经、进士。(唐制)
      秀才科,说简单点,其实就是策问,这科是最难的。
      这一科所考内容皆以策问为主,所谓策问,就是考官提出问题,考生给出答案。(这一科的终点就是帝王亲自出题面试)
      明经科,更简单,考试内容以经学典籍为主。
      说白了,就是熟读圣人经典,能背能写能理解最好。
      当然,这一科的优差之别就在于谁懂的圣人经典更多,有多经一说。
      最后一科是进士科,这一科主考时务策和诗赋文才,考生一般要了解政治、吏治、教化、生产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并以此解答问题。
      县试考场,南山很轻易就通过了县太爷的‘面试。
      县太爷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城内偷盗一流,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童子来说,要立马想出方法,并且当着县太爷的面条理清晰的讲述出来,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就全身哆嗦,双手无处安放了。
      但对于南山,这样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容易。
      南山提了三点:
      第一点是在县城街头设置治安巡逻队,最好持刀上岗,让所有百姓可见,安民保财。
      第二点是设立专门的盗匪捕快,设相应抓捕赏金,以求绩效。
      第三点是重典重刑,专门整治突出暴客,以儆效尤。
      南山将这三条说出来,让稳住主考位的县太爷高看了南山一眼。
      县太爷并不是因为南山说的内容而高看,这些东西学堂老师有教,私塾也有涉及,甚至县太爷现在问的问题,私底下都有透露出去。
      县太爷高看南山的真正原因,乃是南山说话回答问题时的语气、语速、自信、态度等,让县太爷眼前一亮。
      如此,南山轻松通过秀才一科,得了个上中的成绩。
      下一场考试考明经科,这个对南山来说就更容易了。
      对于童生来说,背诵默写圣人经典是最基本的,难点是少部分题目需要对圣人经典简单阐述。

第一百七十七章 乡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