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丹田空间[1/2页]

我果然是位面之子啊 自在老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对这一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惊魂不定的王腾,不禁紧捂住嘴,方才不至于大声尖叫出来。
      Unbelievable!
      毕竟,这也太玄幻了吧!
      《周天运转法门》中有提到,造气境往上的武者,在排除外界干扰、没有浮思杂念的情况下紧闭双目,能够做到内视,看清自己身体的内部结构。
      但就算王腾能够在武者八段之时,提前做到内视,那也不至于看到另一个自己,出现在中丹田之内吧?
      而且,他所看到的丹田空间,与身体内部的结构,似乎还不太一样。
      中丹田处于两乳之间的檀中穴,其周遭理应都是肉壁和经脉,王腾脚下的这片血色空间,却是大相径庭。
      他脚下的这块大地,是由一种整体呈透明状,但内部有着密密麻麻一条条血丝的晶石构成的。
      很显然,这里不是肉壁,也不是经脉。
      王腾尝试着通过主动结束深度睡眠,好让自己醒来,从而离开这里。
      但他发现,此刻处在血色丹田空间中的这个他,不管再怎么施加念头,丝毫也影响不到外界的身体。
      仿佛这两者,正处于不同时空!
      他只好尝试着,用一个最笨,但也最不会出错的死方法,一直往前走,直至走出这片空间!
      漫长的时间过去,王腾在血色丹田空间之中,也不知走出去有多远,却怎么也望不到边际。
      于是乎,他只能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这个念头。
      经过长途跋涉的王腾,累得瘫倒在地上,宛如一摊烂泥。
      不久后,他似乎看穿了什么,竟放宽了心态,选择耐心等待。
      他坚信,自己四周的一切,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这座血色空间,应该也持续不了多久了。
      总不至于,将他一个大活人,永生永世的困在其中而不得出吧?
      按照那些热门玄幻小说之中,已然让人见惯不惊的老套路。
      相信等现实世界中的自己,结束了这场深度睡眠,一切便会自动还原。
      等待的时候,王腾抬头凝视着空中的神秘光团,若有所思。
      冥冥之中的某个瞬间,他的脑海之中,陡然地灵光一闪。
      他竟突发奇想地,准备在此处血色丹田空间之中,先行修炼一番。
      反正都是闭关修炼,在哪里练不是练呢?
      他开始按着《周天运转法门》里的方法,尝试沟通天地,凝炼真气。
      早在先前,听闻全真派的烈阳子掌教,讲述《先天功》三大路径,所凝炼出真气的特点与差距之时。
      王腾便早已决定,将那次一等的“小周天之法”与“大周天之法”撇在一边,只练这最强一等的“五行法”。
      他要用整个肉身来沟通天地,凝炼出同阶无敌的“先天五行气”!
      王腾曾在《易经》之中,看过这样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先天功》这三大路径,我王腾要走,便走最难也最强的一条!”
      “倘若修炼那种次一等的寻常真气,一步落后,便是步步落后。纵使一时能侥幸成仙,也只是仙人中的底层弱者,仙路注定走不了多远。”
      想着想着,王腾不由地改变坐姿,盘膝而坐,开始入定。
      沟通天地,是一个晦涩繁琐的过程,对身体素质以及悟性的要求极高,非天资、毅力均为上佳者不可为。
      别看千年之前,九州大地的天地灵气浓度,丝毫不比现在低,甚至在某些时候,远远超出了当前。
      可这其中能够成功沟通天地、凝炼出真气的,却是百里无一,就算突破了,也都是以豪门世家为主。
      因为只有气血充足、精力充沛者,才能逐渐打通奇经八脉。
      而古代的生产力极为有限,那些普罗大众,能够吃饱的都是少数。
      每年由于各种天灾人祸,饿殍遍野,饿死的灾民更是不计其数!
      试问那些面黄肌瘦、长期缺乏营养的平民,怎么可能有精力去练武?
      王腾曾经在一部历史纪录片中,看过这样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如果要给历史做减法的话,最终剩下的,便只有历次工业革命了。
      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秦朝之前的几个奴隶制朝代,暂且不谈,毕竟在那时候,全天下的人口,十有八九都是奴隶。
      作为奴隶主的私人物品,连活着的权利,都是他们主人赐予的,整个国家哪有什么生产力可言。
      九州大地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其所向披靡的耕战制度,的确领先了同时期其他国家上千年。
      可惜,秦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依旧是十分的低下。
      秦国的所有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去从军打仗,跟着国家不断地扩张侵略,才能够吃上饱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已知范围的世界均为秦地,天下再无处可供其扩张。
      而秦国的生产力,却又得不到提高,老百姓们只能继续饿肚子。
      结果,那偌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从汉朝鼎盛的文景之治、武帝时期,到封建王朝最后余晖的乾隆时期,将近两千年时间的封建时代里,整个华夏的GDP只涨了一倍。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百年间,日不落国的GDP就涨了一倍。
    &nb

第11章 丹田空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