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哈哈哈哈哈哈……”
      男人们笑得更欢了。
      “澄娘还要与别人分辨!”
      苏澄瞪着他们,面目渐渐变得凶狠不快乐,“你……”
      眼见她就要扑上去,陈祀连忙把她拉回来摁到了自己身边。
      “别说了,怪丢人的。”
      苏澄道:“我没……”
      她没说错!
      陈祀说道:“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大隋这些年最好的地在江南,一亩田地最高产量只有三百二十斤。我们地处南蛮,土地贫瘠,一亩地年产量不足二百斤。”
      陈祀看着她的眼睛,真诚发问道:“六百斤,你去哪儿拿粮食。去抢啊?”
      抢也抢不来那么多粮食。
      仙女下凡都不敢说这种话。
      陈祀:“澄娘,你要是不懂可以直接说,我不笑话你。我也不指望你真能在农事上帮上什么忙。但以后和农事有关的事情,你就别发言了。别人听去反倒叫人笑话。”
      “……”
      苏澄怔怔地站在那儿,顿觉哑口无言。
      “年,年产……不足二百斤?”
      苏澄结结巴巴地说完这句话,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个贫瘠的数字。听起来就寒碜啊……
      陈祀道:“那你以为呢?真像你说的产量那么高,大隋还能有人饿死?早就人人丰衣足食了。”
      “可我们那儿的产粮明明……”
      苏澄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捂住了嘴。
      陈祀狐疑道:“你那儿怎么了?”
      苏澄眨了眨眼:“我……”
      她只记得自己生活的时代人人都不缺饭吃,水稻产量极高,甚至还能做出口贸易。
      但是却忘了在她生活的幸福时代之前,也曾有一批先辈因为饥荒啃草根吃树皮,熬过了极其贫乏的年代。
      而真正结束中国人饥饿的是一个伟人——袁隆平。
      她现在所看到的水稻产量都是在杂交水稻发明以后的亩产量,杂交水稻产量极大,五六百斤当然不是问题。
      但是在这之前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是很低的,一亩地能产三百斤粮食已经算不错了。
      是袁隆平真正解决了人民的饥饿问题。
      可这里没有伟大的袁爷爷,也没有杂交水稻!
      “我……”苏澄努努嘴,想要解释又解释不清。
      陈祀:“你什么,讲话这么支支吾吾。”
      “我……”苏澄抬头望天。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个道理她算是明白了。
      等等!
      苏澄眸子突然一亮。
      她再次问道:“这儿田产量很低?”
      陈祀颔首:“是啊。若不是因为土地贫瘠,这儿的百姓也不至于一听说多征收赋税就要死要活。”
      实在是交不起那个钱了。
      苏澄:“我有办法解决你们吃不饱的问题啊!”
      “呵呵……是么。”他怎么那么不信呢。
      一个亩产量都说不清楚的人,怎么解决?使个法术把粮食变出来?
      苏澄认真道:“我这有一种种子,种下去以后的亩产量不敢说超过六百斤,但四五百斤的产量是绝对能保证的。”

第66章 杂交水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