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天下百姓无不苦其策矣![2/2页]

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八十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科举……是天下人之科举!”
      “非是士绅豪族之科举。”
      “人人皆可参加!”
      “更何况,诸藩子弟之血脉传承,来源于大明皇室。”
      “除却藩王嫡亲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余旁系,只要科举入朝为官,就 会自然而然的站在皇室一派!”
      “至于抢读书人的位置?”
      “哼!”
      “科举之时,取翰林学士、诸藩子弟互为监督,公平考核之下,凭实力 说话……”
      说到这里。
      苏怀就冷笑一声。
      “自科举而开始,士绅豪族掌握教育资源,引儒学四书五经为蓝本。”
      “但凡考题,都只能在其中选择。”
      “士绅子弟,特别是东南地区,大儒众多,教育资源充沛!”
      “故而,国朝开国之初,才有了南北榜的案件!”
      “是因为西北一方的学子,真的考不过东南一族吗?”
      “我看未必!”
      “当今四书五经,所选取注解:皆为程朱理学之注解。”
      “国朝上下的礼部官员,也大多都是东南一族,所学的基本上也都是类 似、乃至相同的注解。”
      “而北方学子……”
      “除了自北宋之后,南北分离太久的原因,大部分所学的,却也是古早 版本,乃至其它版本的注解。”
      “注解、考题、阅卷,审批,都在东南一批的考官手里。”
      “北方如何考得过南方?”
      “寒门、乃至平民,如何考得过士绅?”
      朱怀说到这里,再道:
      “就以诸位大人来说……”
      “在场的大臣之内,可有一个人是从平民百姓之中考出来的?”
      此话一出。
      一众官员纷纷脸色铁青。
      却没一个人走出来。
      茹瑞倒是想走出来,但想了想自己,已经位列兵部尚书,再加上他们家 虽然算不上士绅,也算的上能求学读书,并且有资源找到对应大儒学习的寒 门。
      也就没动……
      “可有落魄寒门,但因为家中尚有资源,才考中举人、乃至进士的?”
      洪武开国之初。
      国朝选用人才的门槛很低。
      秀才都能在一地担任知县。
      朝廷很多大员,甚至是举人出身,
      当然这几年,人才缺口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
      此话一出,零零散散的有四五个官员动了动。
      苏怀这才继续道:
      “你看……平民百姓尚且没有怨过,士绅豪族领先他们的巨大差距。”
      “一个诸藩子弟入科举,尔等却怕了?”
      “这岂非可笑!”
      苏怀的讥讽一笑,深深的刺痛众人。
      “苏怀!”
      黄子澄牙齿紧绷:“姑且这算是一种方法。”
      “那诸藩子弟入武门呢?”
      “诸藩本就有领兵之权……”
      他还要说下去。
      但苏怀却已经骤然打断。
      “此武门,非彼武门!”
      “大明朝堂上有私塾、有学府、甚至国朝之上也有国子监。”
      “学的是所谓圣人之学,看得是所谓百家注解。”
      “礼仪道德、仁义礼智,统统不缺。”
      “但最后教导出来的官员,嘴上却是满口仁义道德,手上却是搜刮民脂 民膏……”
      “纵然有清流直臣者,也不过少数,迟早又要淹没在官宦之海!”
      “或为同谋、或愤恨终生!”
      说出这些的时候。
      苏怀甚至和海瑞,有了强烈的共鸣感。
      许久没有动过的海瑞模板。
      更是出乎意料的出现信息: 【海瑞契合度:73%】
      苏怀没有在意。
      而是平复了一下心情。
      借着说这些的同时。

第54章 天下百姓无不苦其策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