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3章 戮神部的厄难[1/2页]

魔鬼侦查局 半世重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戮神部是一个很奇特的势力。
      奇特的不但是他们这些半疯半魔的人,就连他们的驻地也十分奇特。
      戮神部的驻地是一个宛如蜂巢般的半球体。
      就坐落在一片荆棘之林中。
      这蜂巢建筑十分庞大,高宽都超过千米,上面大大小小的孔洞不计其数,远远看去能让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直接病发晕厥。
      说实话,即便是正常人,看着这蜂巢都会有些不适,比如现在的白正卿。
      他就藏身于蜂巢一里开外的空间缝隙之中,眉头紧锁,犹豫着是不是要过去。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决定,蜂巢之中却是有一支队伍率先出来了。
      那是一支五人小队,以白正卿的实力,一眼便看出了对方所有人的境界。
      一名低恐级带着四名慌级魔鬼。
      五人?
      白正卿回忆着关于戮神部的记载,很快便知道这支小队是要去干什么了。
      这是一支戮神部的劫掠队。
      他们要劫掠的并不是财宝物资,而是人。
      戮神部每年因为修炼走火入魔的人很多,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兵员。
      在铁棘域这片领地,对于散魔来说,这也是最危险的事情之一了。
      大部分散魔愿意躲进同城,便是想要避开戮神部的劫掠队。
      同城有同行会管理,一般的劫掠队还真不敢去,至于杀戮、屠戮二神,则不屑于去干这些小事。
      这就导致这么多年来,同城发展越来越好,城池范围也越来越大。
      白正卿脑海中闪过这些信息,无奈摇了摇头。
      魔鬼的世界真的是毫无秩序可言。
      那同城之所以存在,无非也是自保而已。
      如果失去了戮神部的威胁,白正卿相信,同行会根本就不会存在。
      魔鬼大多都是不愿受管束的,这才是十神部为何如此强大,人数却一直上不去的一大原因。
      如果换成人类世界,这些拥有绝强修行传承的势力早就受无数人追捧了,怎会落得如此冷清?
      大多数魔鬼对自己都是很自信的,他们相信即便不加入十神部,他们也能琢磨出厉害的修行方法。
      那十神部不也是这么来的吗?
      而且机缘巧合下如果能与天地产生共鸣,获得神位,就算是十神部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这便是问道天内绝大多数魔鬼的想法。
      见到劫掠队的那一刻,白正卿便没再犹豫,无声无息向着戮神部走去。
      他没有要拯救其他散魔的想法,他只是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无论是什么魔鬼,对这个世界和社会总是有危害的,危害小的可以慢慢引导,而像戮神部这种以杀戮为修行方式的魔鬼势力,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支劫掠队刚出了老巢,还没来得及走远,便无声无息被空间挤碎了。
      一点挣扎的能力都没有。
      白正卿就这样悄然来到戮神部驻地前,找了一个最宽敞的孔洞钻了进去。
      这个最宽敞的孔洞便是他们的神所居住的地方。
      白正卿已经想好了,先偷袭斩杀一神,那戮神部便再无威胁。
      只是他的运气似乎不太好。等他侵入孔洞最深处时,忽然发现杀戮之神与屠戮之神两人居然正待在一起,似乎是在商量着什么。
      一对二,白正卿依然有把握胜,但想要击杀两人,很难。
      而一向万试万灵的空间藏身手段,在接近两位神明的那一刻,便意外失效了。
      拥有神位的魔鬼与一般的高惧级魔鬼是有些差别的。
      第一当然是实力上的差距。
      神位会带来感悟,自然可以拔高大魔的实力。
      所以在获得神位后,只要去天道塔走上一遭,出来后实力至少能提高一半。
      而神位的第二个好处便是对周围天地的感应。
      像白正卿这种空间躲藏的手段,可以瞒住一般的高惧级大魔,但绝对瞒不住那些神明。
      只要有人接近到他们百米范围内,他们便能感应到周围天地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擅于隐藏、暗杀的影神藤原空一直未能统领问道天的原因。
      他可以将自己藏好,但想要刺杀神明,几乎不可能。
      白正卿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祝神部不可能把自己神明的一些能力记录在案,至于巫人村,那更不可能对这些大魔的小手段这么清楚。
      所以白正卿被发现时,他是很懵的。
      不过已经没时间给他发愣了,杀戮之神与屠戮之神在发现他的那一刻,便毫不犹豫地攻了过来。
      有人悄无声息摸进了他们的老巢,还摸到了他们的身边,傻子都知道这一定是敌人啊,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干呗。
      再说,这两人本就比其他神明要更疯狂,自然不会手软。
      两人二话不说一左一右杀来,白正卿

第473章 戮神部的厄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