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出酒店,他看了一下地图,找到饭店最多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周围都是办公楼,附近饭店最多的地方和这里隔着两条街。
      看了一下距离,发现离这里不远,他决定走着过去。
      走出这条街道,周围的建筑变得破旧起来。
      作为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生活着两百多万人。
      因为国内经济的原因,第二大城市的建筑看起来就像国内的三四线城市。
      除了市中心有些现代的高楼大厦,在别的地方很少能看到高层建筑。
      走了大约十分钟,他终于来到了这条街道。
      看到街道上人来人往,和空气中飘散的香味,让他知道,他来对了。
      因为懂缅甸语,他也没有看不懂招牌的困扰。
      街道挺长,饭店是一家挨一家。
      因为是第一次来,也不知道那家的好吃,只能随大流,哪家人多去哪家。
      来到一家叫做“玛呐饭店”的饭店,他好奇的走了进去。
      推开玻璃门,凉气扑面而来。
      舒服。
      这里饭店点菜和国内的差不多,在墙上贴着饭店能做的食物。
      他也不知道不知道吃什么,只好随意的点了两个。
      鱼汤米线和茶叶沙拉。
      找了个桌子坐下,等待了起来。
      没让他等多久,两份食物很快就给他端了上来。
      鱼汤米线,顾名思义,米线的汤用的是鱼汤,米线用的多是又薄又细的米线,因此叫做“鱼汤米线”也就顺理成章。
      虽然缅甸人中午喜欢以米饭为主食,但是鱼汤米线却是其他时段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麻辣烫。
      茶叶沙拉被誉为缅甸的国民菜,因为用料和卖相比较奇特,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特别不喜欢。
      他看了一下卖相,确实不太好,闻了一下味道,一股茶叶发酵的味道直冲脑门。
      他感觉这道食物点错了。
      为了不让它伤害到自己的胃口,他决定最后在吃。
      他拿起勺子先喝了一口米线汤。
      浓浓的鱼汤很是鲜亮,味道有些酸,喝起来很开胃。
      三下五除二把鱼汤米线吃完,他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茶叶沙拉。
      想到那股味道,他有些大退堂鼓。
      可是一想买都买了,不尝尝有些浪费。
      这样一想,他拿起勺子把沙拉拌开,然后像进刑场一样吃进了嘴里。
      “呕!”
      一股特殊的味道让他差点把吃进去的米线给吐出来。
      强忍着把它吃进去,赶紧拿过水喝了一口。
      把特殊的味道压下去,他看到吃了一口的茶叶沙拉就像看到了瘟神,实在是太难吃了。
      果然,他不是享受的人,这样的美食还是让别人享受吧,他只享受鱼汤米线这种普通的食物就行了。
      在店里坐了一会,看了一下时间,发现离曼德勒皇宫下午开门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
      曼德勒皇宫离这里有些距离,要坐车过去,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正好。
      依依不舍的离开凉爽的饭店,走在炙热的街道上,拦下来一辆路过曼德勒皇宫的“公交车”
      曼德勒的客车是用小型货车改造成的。
      为了客人下雨的时候不淋雨,车厢上安装了一个顶棚,顶棚的左右两侧,安装着护栏,这是害怕客人被甩飞出去。
      除了顶棚,在车厢内部左右两侧,还安装着两条长条凳子。
      客人就坐在这个上面,要是凳子上坐满了人,在上客人就只能蹲着。
      要是车里坐满了人,在上人就只能坐顶棚上了。
      没错,就是坐顶棚上。
      因为车棚用的粗钢架焊接,所以很结实,不用担心车棚断开。
      在天气好的时候,有些司机看到坐车的人多,就会让他们坐顶棚上。
      所以,来到缅甸看到这样的画面也不用惊讶。
      这是正常情况。
      来到曼德勒皇宫前,他从车上跳下来,然后来到皇宫东侧入口等待着。
      为什么在东侧入口等着,那是因为他是外国人,别的入口他进不去,只能从对境外人开放的入口进去。
      不知道是不是他来早了,现在还没有多少人排队。
      随着时间过去,曼德勒皇宫终于开门了。
      因为是外国人,进去的时候要抵押证件才能进去。
      比如,护照、学生卡、甚至是信用卡。
      把护照抵押在这里,他跟随着前方的两个老外走了进去。
      走进皇宫内,金瓦红墙的宫殿建筑出现在眼前。
      曼德勒宫呈四方形,长宽各为2000米,宫殿广场上的房屋层层递进,这些宫殿被一条石板路在中间隔开,分为了东西两侧。
      东

第三章 曼德勒游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