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三章:以工代赈[2/2页]

朱棣重生土木堡 崛起的石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不想再多提这件事。
      范广要是还信不过,那就没什么人可以再去信的了,做皇帝的,可以心狠手辣,可以不留后患,但是不可以刻薄寡恩。
      那样,会失去人心。
      而且朱棣对自己看人的本事很自信,范广绝不是那种会在地方上仗着权利大有兵权就为非作歹的人。
      真是那样,朱棣也不会把手上的精锐神机营交给他。
      江渊也知道,不能再执拗了,于是躬身道:“臣没什么话说了,陛下圣明。”
      “退朝吧!”
      ......
      很快,朝廷的政令传到河南。
      徐有贞实在是没想到,居然通过的这么顺利,朝廷直接从河南、山东调拨过来五万八千四百余征夫。
      除此以外,还给了自己可以在河南以工代赈,招募受灾百姓为夫役的权利。
      他端详着这份圣旨,叹道:“如此,大事可成了!”
      黄河水患乃是历朝历代都有的通病,所谓久治无功,现在很多大臣都已经怕了,害怕自己会被牵扯进来。
      明知道是治理不好,一旦被放到这个位置上来,就永远都有东窗事发的危险,上一任工部尚书石璞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工部在徐有贞治水上百般阻挠和挖坑的原因,因为他们实在不相信这个提议南迁的懦弱之臣,会能把数百年来频频成灾的黄河治理好。
      到时候,只怕还要受到牵连,倒不如现在就把徐有贞借故拿下,换一个不相干的人上去,省得到时候牵连他们。
      徐有贞上这份奏疏的时候其实也明白,以工代赈看起来虽好,却不那么容易付诸实行,却没想到,会是如今这个结果。
      听到是于谦在朝堂上力主支持,他叹道:“我不如于少保啊。”
      话才说完,一名官吏跑进来,道:“都堂,不好了,连日暴雨,河水疯涨,河防高深,根本无法测算!”
      “都堂,这可如何是好啊?”
      “快,带我去看看!”徐有贞顾不得别的,连忙放下圣旨,起身跟随官吏来到开封府决堤之处。
      上空卷积着乌云,狂风呼啸,大雨已经打湿了徐有贞的红色官袍,就连一些官吏也都纷纷避开。
      这种情况下,任何河防建设工作都无法进行,徐有贞却是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爬上了堤坝之上,愣愣看着远处汹涌波涛的河水。
      他恍忽片刻,随即转身喊道:“订立归期,全部遣回!”
      “什么?”底下的官吏都以为自己耳朵被大风吹出了毛病,“都堂大人说什么归期,什么遣回?”
      徐有贞走下来,对着他们说道:“如此大水,只怕未来数月都难以开展河防,只能等了。”
      “工部不是从山东、河南各处给我们调拨了五万八千四百余征夫吗,给他们订立归期,全部遣回原籍!”
      “通知地方官府,给那些回不了家的百姓提供住处和饭吃,这场大雨,是绝了我徐有贞今年回京任职的路啊!”
      闻言,那官吏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可是都堂,这可是工部才发往这里的征夫,刚到就遣返回去,工部那边儿,怕不好交代吧?”
      “我管工部怎么想,我现在就管治水,这水治不好,明年还得继续!”在大风中,徐有贞声嘶力竭地喊道:
      “按我说的做!你如今把他们发回家中,来年他们回来,会更卖力给朝廷做事,你懂不懂?”
      见到如此,官吏也不好再说,一行人连忙离开。

第一百九十三章:以工代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