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你要对你兄弟下手?![1/2页]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不屈青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涿郡的刘氏祖宅之内。
      刘氏的长者专门给徐臻、曹昂两人收拾出了一间厢房,两人晚上不便回内城居住,于是就在这过一夜。
      烛火燃起,屋内并无他人,典韦和其余将军都在院内另几间厢房安睡,只有门外有十几名甲骑营的宿卫在守备。
      此刻没有刘氏的族人在侧,有些话才算终于可以说出来。
      这是曹昂早就憋在心中太久了的话,没有人能够给他解答,他自己身在局中也想不明白。
      必须要一个旁人,来清醒的告知他,该当如何抉择,又要怎样谋划。
      “兄长可知,自从你为冀州牧之后,士族逐渐不再亲和于我,而是亲和二弟,在朝中无论如何仁德,一样不可如公卿之眼。”
      “士族多年来,盘根错节,彼此姻亲,织成了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即便是现在看似失势,可实际上,他们只是将势力都深埋于地下,不已外显示人。”
      “而他们不亲近于我,反而多与子桓结交,是何意?如今子桓已即将成年,日后又该当如何?”
      “这,是否是他们暗中行事,以此为计,妄图分化我曹氏下一代兄弟。”
      “譬如,若是我因此产生嫌隙,计较此事,对子桓有所忌惮,岂不是总会又矛盾,好在我此刻,头脑清醒,心胸广阔。”
      “啧,已经嫌隙了,没有外人,子脩你诚实点。”
      徐臻顿时后仰了一下,一副洞察一切的眼神瞥着他。
      曹昂脸色一红。
      “还,还没有嫌隙。”
      “别扛着了。”
      “我就是不明白,父亲为何不阻拦!?”曹昂忽然情绪激动了一下,“若是阻拦,现在绝不至于如此,他完全可以让子桓去军中历练,而不是在许都与公卿结交。”
      “兄长,士族不亲近于我,乃是我与兄长一直以来便是同气连枝,是以方才到这等境地。”
      “是,”徐臻并不否认,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就从来没给大汉的这些公卿名流任何好脸色看过,除非他本身具有令徐臻尊敬的品质。
      譬如荀彧,徐臻一直对他尊敬,可以说,只偷偷败坏过一丢丢他的名声。
      “是以,兄长认为,现在局面该是如何?我又该如何自处?”
      说到这,曹昂忽然向后靠去,双手撑住了地面,动作变得散漫了些,对着徐臻苦笑道:“以往父亲可说过,我乃是家中长子,日后弟弟妹妹都要以我为准。”
      “不瞒兄长说,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给弟弟树立不好的典范,哪里这么容易,我好累!”
      “好疲惫!”
      “我父亲越生越多!”
      徐臻:“……”
      这压力看起来的确也是挺大的。
      主要是,若是不好好处理,有可能日后闹起来比袁氏那三个儿子要厉害多了。
      曹昂文武双全。
      曹丕才能出众。
      曹彰黄须儿骁勇善战,力大武猛。
      曹植写诗厉害。
      争起来那得有多么精彩。
      “子脩,开心点。”
      徐臻拍了拍他的肩膀。
      “咋开心?”
      曹昂甩了下肩膀,多少有点委屈了。
      此刻,徐臻忽然想到某些不太好的境况。
      但是却没开口告诉曹昂。
      比如,现下这些士族,大多支持与他们颇为亲近的曹丕。
      而后士人都聚集在其后,暗中与之结交。
      这么做,甚至还很安全。
      因为曹昂还建在,他们无论和哪一位公子关系交好,都似乎不会乱了次序,但若是有一日,曹昂死了呢?
      是不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唉,不过此事我也只是和兄长一吐心中不快罢了,对外却没能与任何人说,而且我也一直在劝慰自己,切莫太过多疑。”
      “可时间久了,终究还是会想得多一些,真不知,我这略微有些多疑的性子是从何而来。”
      遗传。
      徐臻默不作声,在旁偷偷淡笑。
      “兄长,今日就当做是我在此大放厥词吧,也无需放在心上,此乃是我自己心思

第二百六十三章:你要对你兄弟下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