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邺,南宫。
      太子孙和一身劲装,手持弓弩,在一群仆从的簇拥下来到一处校场。
      校场内摆放着不少训练用的木桩,每根木桩上都密布着箭孔,而这些都是出自孙和的手笔。
      江东孙氏素有尚武之风,武烈皇帝孙坚和长沙桓王孙策自不必说,就是当今吴帝孙权也酷爱射虎,而当年的孙小妹亦是女中豪杰。
      孙和也继承了这份基因。
      他自幼因王夫人的关系,受到了孙权的特别宠爱。
      十四岁时,孙权命中书令阚泽教习他经传典籍六艺,成年时他便有文武双全、礼贤下士的美名。
      然而备受恩宠的孙和,面前却始终有一座大山——故太子孙登。
      孙登是孙权倾注心血培养的继承人,他不仅是法理上的长子,而且确实才能卓越。
      后世南宋文学家叶适便如此评价道:“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
      最后一句话是多么扎心。
      不过从孙权宁愿和魏国翻脸也不愿让孙登前往魏国为质子这件事来看,孙登确实足够优秀。
      所以在孙登在世时,孙和从来没有对太子之位有过任何想法,孙登是他的好大哥,是吴国的未来,自己只要安心做个皇子就好了。
      然而..
      孙登突然死了。
      得知消息的那天,孙和正好和王夫人一起陪同孙权用膳。
      那一日,父皇的眼中仿佛失去了颜色,那种失落,那种无力,是孙和从未见到过的。
      但日子总要过下去,偌大的吴国更要继续前行。
      兄长孙登临终前推荐孙和为太子,孙权接受了这个提议。
      摇身一变,成为吴国储君的孙和并未得意忘形,而是更加勤勉。
      他想向父皇证明,自己能够继承兄长的事业,能够继承吴国的未来,证明父皇没有看走眼。
      起初,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鲁王的崛起。
      孙和一开始不以为意,认为鲁王虽然得宠,但无法从根本上撼动自己的地位。
      可在阿母因孙鲁班这荡妇之谗言骇然离世后,孙和再也无法冷静了。
      他不惜冒着被诛杀的风险,也要监视孙权的一举一动,在得知他有意废掉自己后,他果断行动,想要得到丞相陆逊的庇护。
      呵呵呵~
      可是后来的事让他瞠目结舌,曾经君臣相知的二人竟然落个这样的结局。
      父皇!
      你既然更钟爱鲁王,当初为何要立我为太子呢?就因为亡兄的一句建议?
      你若看不上我这个儿子,大可不必如此....
      可你给了我,却又要把它从手上夺走!
      嗖!!
   &nbs

第371章 孙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