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雁门关外的遭遇战[1/2页]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韩小春偷带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雁门关又称西陉关,从并州北出雁门后几乎就是胡人们的地盘。虽然魏国的雁门郡仍将此地规划在内,但实际的掌控能力是相当薄弱的。
      而牵招所修缮的上馆城更是在关外更北处,不过这更体现出牵招不让分毫的态度和决心。
      在秦朗的大军浩浩荡荡的越过雁门关后只离鲜卑人的老巢平城不到三百里了。
      鲜卑人的游骑平时会重点关注雁门关的动静,所以此刻魏军的行踪一定在鲜卑人的掌控之中。
      当然了,秦朗自然是知道这些,他是有意为之。
      盖因,夏侯献得到牵弘的回复,说是他已经成功劝说乌桓的王同、王寄部落前来协助。
      是的,正如夏侯献所料,兄弟二人与轲比能有仇,所以很是爽快的便答应了下来。
      这些乌桓人虽然时常也包藏祸心,但再怎么样他们可以投靠魏人,而绝不会投靠鲜卑人。
      他们深知投靠魏人还勉强有活路,而投靠了鲜卑人,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兼并,甚至是屠杀。
      秦朗军队之所以这么大摇大摆的北出雁门就是想诱鲜卑人来决战,等到鲜卑主力被吸引了注意力,乌桓人便可从幽州偷偷迂回过去,直逼鲜卑人的老巢。
      果不其然,鲜卑人虽然平日里很是嚣张,但他们看到魏军如此果断的挺出雁门关后便慌张了起来。
      他们马上领兵南下,意图把魏军挡在平城之外。
      不过鲜卑两位大人的联合看上去却不那么牢固。
      一开始轲比能让步度根率领他的部落前去拒敌,但步度根却断然拒绝,说是此举是让自己的部落去当炮灰。
      但轲比能更不放心让对方守家,于是最终决定,各自留下一名自己的部帅,之后二人共率大军南下。
      行军路上,秦朗在关于在何处扎营等事宜向夏侯献请教。
      秦朗虽然独立领军的次数不多,但他毕竟在洛阳为将多年,纸面上的经验还是有的。
      他知道大军出塞远离城池,故而选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营寨至关重要。
      夏侯献后悔没把邓艾带来,邓艾最喜欢研究这些,而且他的建议一向很有建设性。
      不过既然秦朗问了,他也不能闭口不言,夏侯献拿出地图,这是之前雁门郡地图,上面还清晰的标注着广武、原平等雁门故县,现在怕是已经沦为废墟一片了。
      他倒是没时间伤感,而是忽然灵机一动,他指着图中的广武县的位置,说道:“舅父,我军可以在这里驻扎,广武虽然残破,但紧邻水源。这里距离平城不到四十里,不算太近也不算太远,刚好可以做为大军的支撑点。”
      秦朗拿过图来看了看,认同了他的观点。他随即向下级军官们吩咐了下去,就按夏侯献规划的这个路线行军。
      军队一路沿着河道向东北方向前行,然而到了第五日,就离目的地广武不到两日的路程时,却遇到了突发状况。
      大军中,一斥候飞马来报。
      “秦将军,前方十里处发现鲜卑骑兵!”
      闻言秦朗并不慌张,他早有预料会跟鲜卑人打遭遇战,于是他大手一挥让大军止步,随即大喊:“擂鼓!”
      顿时,轰隆隆的鼓声大噪!
      在魏军的作战纪律令中规定,三百三十下为一通鼓。
      一通鼓罢,全体魏军将士已经整顿好了装具,作好了战斗准备。
      第二通鼓响起来之时,所有骑兵上马,步兵持械,各部井然有序,原地待命。
      秦朗看向夏侯献,此番他将右翼精骑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并吩咐道:“夏侯将军速去准备!”
    &nb

第130章 雁门关外的遭遇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