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I'm
fihanks”
……
温丽娟一连说了好几句英文,全是入门级的口语,口音还有点蹩脚。
听的出来,她也是刚开始学的,不怎么熟练。
“什么时候学的?”
董芮清问。
“就……就前两天学的。”
自己说的太差,温丽娟脸红红的,难得有点不好意思。
她也是听说有这么个活动之后,才临时抱佛脚学了点日常用语。
“教授,我虽然现在说的不好,但是我会好好学的,到正式展览那天,我肯定能正常交流。”
温丽娟信誓旦旦保证。
她不是盲目自信。
她在语言方面确实挺有天赋的。
她俄语就说很好。
只要她努力点,卖力点,正式展览那天跟外宾做简单交流肯定没问题。
“不用了,学校已经找到会英文的招待了。”
董芮清明确拒绝了她。
“哦。”
温丽娟嘴上应着,眼圈一下红了。
刘瑶和姚倩对视一眼,默契的没吭声。
现在外文书都不好找。
温丽娟两天就能学成这样,确实是下了工夫。
如果是别的学生,董教授肯定毫不犹豫会让学生去。
毕竟这次确实是很好的机会。
没有哪个老师不盼着学生好的。
但是温丽娟肯定是不行的。
就跟前世网上说的一样,蟑螂在地下爬,没人管你,但是你要上桌,就得被拍死。
你在不伤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搞特权,混个学历,教授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如果你想太张扬,抱歉,肯定是不行的。
身为教授,他如果公然重用温丽娟,那就是变相告诉别人他在鼓励特权。
其实搞特权任何时代都有。
在前世走后门更普遍,生孩子走后门,找工作走后门。
一些老人甚至办个身份证,拉条网线都要走后门。
很多人还以自家有门路、认识人,有门路,沾沾自喜,到处炫耀。
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矩。
这时代严打特权,不耻关系户。
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就要守那个时代的规矩。
一如八九十年代,港台明星们争先搞汉化,大肆翻唱日韩、欧美流行歌曲。
没有腔,没有调,敌人给我们造!
一首歌好不好听,全靠作曲、编曲。
曲子只要好,歌词就是一坨屎都能火。
那会汉化是明星们成名的捷径,直接买日韩大火歌曲的版权汉化。
一堆港台明星靠着翻唱变天王,变天后。
翻唱的歌曲一度还连年碾压原创,斩获大奖。
那会的劲歌金曲排行榜清一色都是翻唱的。
最夸张的是,一些歌星发行几十张专辑,一首原创的都没有,全是舶来品,直接汉化日韩爆火的歌曲。
以前互联网不发达,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个事,厚古薄今,吐槽现在的歌一代不如一代,吐槽现在的幼儿园唱的大香蕉,庆幸自己小时候吃的好,听的歌全是经典。
然而,等通网后,大家惊讶发现,80后90后都是听汉化的日语歌长大的,谁也别笑谁。
那些大家耳熟能详、大火的流行歌曲基本都是翻唱日韩欧美的。
光是中岛美雪的歌曲就被港台明星们翻唱了七十多首。
很多天王天后成名的代表作都是翻唱她的。
不夸张的说,中岛美雪养活了半个华语乐坛。
那会存在信息差,明星们都肆无忌惮搞汉化,翻唱的专辑出了一张又一张,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反正只要给了版权费,也没人管你。
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你要是再搞这一套,观众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港娱现在慢慢没落了,很少再出过什么好的作品,大家慢慢也怯魅了。
“你说董教授会不会对她太过分了?”
姚倩弱弱开口。
她一个英文都不会,平时专业课学的也不咋样都能去展会。
温丽娟会简单的英文口语,专业课又学的好,竟然不能去。
姚倩总觉得,教授有点太苛刻了。
“不然你觉得教授怎么处理合适?”
刘瑶反问。
姚倩沉默了。
这事确实有点难处理。
他们不计较,不代表其他人不计较。
这次展会机会难得,很多人都想去。
不光他们专业,其他专业的学员也想去。
到时候那些人较真起来,把教授一块举报了,说他和温丽娟是一伙的。
刘瑶:“尊重他人命运,她当初选择这条路,就该料到会这样了。”
“这个倒是。”
“哎,对了,听说你搬新家了,你后面还住宿舍吗?”
姚倩问。
刘瑶:“应该不住了,怎么了?”
姚倩:“没,就想跟你换个床铺,嘿嘿。”
“随你。”
“我先走了。”
“行,明天见。”
姚倩朝刘瑶挥挥手。
老宅离北大近,但是离实习的公主坟这边还是有点距离的,足足有十几公里,走路回去肯定不现实。
好在首都交通方便,70年代就有公共汽车了。
第346章 饭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