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二十二回 明之王[2/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对江南的治理极为重要。
      杨承应主要针对的是大地主、大官僚,而不是中小地主。
      特别是小地主,听着好像词儿不好,
      实际上在那个农业发展还不发达的时代,小地主只是土地较多的代名词。
      他们由于没有功名在身,同样是被压榨的对象,很多小地主家的女儿都得下地干活。
      举个例子,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家里有三个包衣,照样吃不饱肚子。
      两人正聊着,祖泽沛忽然跑进来:「殿下,刚得到消息南边出了一件大事!」
      「什么事?」
      「据说太子朱慈?R逃到南京!」
      「什么?」杨承应和吴三桂异口同声。
      此前,杨承应派人一直认真的寻找,是真的没找到。
      愿意寻找朱慈?R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按照传承有序,即便是杨承应想做皇帝,也该有个人站出来,把玉玺交给他。
      而站出来的这个人,朱慈?R无疑是最合适的。
      可惜,朱慈?R一直下落不明。
      南京紫禁城内,也是一片混乱。
      「你听说了吗?卢九德已经去认了,认为是太子。」
      「卢九德在外统兵多年,怎么会认得已经九岁的太子殿下。」
      「你这话不对。卢九德可是内监,怎么会不认识呢!难道外臣才认识?」
      「不能这么说,外臣中给太子授课的帝师就认识。」
      「谁呀?王铎可在北边,干起了编书的勾当。」
      「又不止他一位。」
      「哎!谁把太子弄到南京来的?」
      「鸿胪寺少卿高梦箕!」
      「利令智昏!利令智昏!」
      大臣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高梦箕利令智昏,想当大官想疯了。.
      这倒是冤枉了高梦箕。
      他其实只是把「太子」带到南京,安置在自己的宅院。
      哪知这个「太子」天天招摇过市,逢人便说自己是朱慈?R。
      高梦箕吓坏了,这才赶紧上报朝廷。
      弘光皇帝得到奏疏,急坏了。
      他赶忙派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前往鉴定,都说是假的。
      又命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前往辨认,丘执中也不认识。
      弘光放心了一些,旋即安排三法司共同审理。
      审理结果:这个「太子」是假货,真名叫王之明。因高梦箕的家奴穆虎贪财,遇到王之明后,让他假扮太子,到南京招摇撞骗。
      本来这件事到此为止,也算有个交代。
      弘光皇帝把王之明和高梦箕都下狱。
      哪知一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钱谦益出手了,他为了扳倒为非作歹的马士英,派人到狱中教王之明怎么说话才保住性命。
      王之明得到点拨,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从此以后,不管谁问,王之明只有一句话:
      「我是真太子,王之明是为了躲避追杀而取的名字,不信你们把王之明三个字倒过来念。」
      王之明倒过来念,就是明、之、王!

第一千零二十二回 明之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