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一回 朝闻道,夕死可矣。[2/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些布鞋是杨承应从金州镇调来的,因为数量不多,一直没敢拿出来。
      现在学生不多,刚好够一人一双。
      也算是杨承应送给他们的礼物。
      “你们随我到溪边洗脚,再一个个试鞋,合适的就穿走。”
      杨承应说完,孩子们像鸭子似的涌向小溪边。
      他们一个个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清澈的溪水给自己洗脚。
      已是三月中旬了,气温已经完全回升,此时泡在溪水里还有几分清凉。
      孩子们洗完脚,就来杨承应这里领鞋。
      拿到鞋的孩子就想下跪,被杨承应赶紧扶住。
      “我说过,我和你们是一样的人,不需要跪我。”
      杨承应扶住这个孩子,一脸真诚地说道:“我在这里时间已经不多了,只盼着你们认真学习,把所学牢记在心。”
      “我会的。”
      这孩子深深鞠了一躬。
      其他孩子拿到鞋,也学刚才这个孩子鞠一躬。
      弄得杨承应有些不好意思。
      下午的课,杨承应就请了已经闲下来的徐光启。
      徐光启在翻译的陪同下,给两国孩子传授农学知识。
      相比于李尔瞻,徐光启这方面显然不一样。
      杨承应这边是温情脉脉,而王京那边是血流成河。
      一群大北派的被屠戮。
      大北派的领袖李尔瞻虽逃过一劫,还是被吓出了病。
      杨承应把孩子们交给徐光启,就来看望他。
      李尔瞻已卧床不起,气息奄奄。
      “我父亲是被吓坏了,也伤心坏了。”
      李尔瞻的三儿子李弘烨担忧地说道,“那么多亲朋故旧都被西人党杀害。我大哥被杀,二哥在狱中绝食而死,都太惨了。”
      “当初你父亲兴起大狱,就该知道自己也有这一天。”
      杨承应说道:“当然,我现在说这些,不太合适。”
      “不,父亲大人也在忏悔。”
      李弘烨抽噎着说道:“以前杀戮过重,如今反噬自身。”
      或许是迷迷糊糊的听到他们对话,知道杨承应来了,李尔瞻醒过来。
      “杨总兵,老……老夫有话想对您说。”
      “我在。”
      杨承应来到病榻旁,“你有话就交代,我会帮你达成。”
      李尔瞻苦笑:“都怪我平日作孽太深,以致今日。但我两个孩子是无辜的,求您带他们去金州镇,不要踏足朝|鲜一步。”
      “我当初想把你带去金州镇,何况他们。”
      杨承应态度很肯定,“您放心,我会让他们待在金州镇,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李尔瞻高兴的点了点头。
      他看向两个儿子,告诫道:“我死后,你们不要踏足仕途,以免重蹈覆辙。”
      “是,父亲。”李弘烨、李益烨都低头拭泪。
      李尔瞻又看向杨承应:“总兵对老夫一家的大恩大德,老夫只有来世再报。”
      “别说丧气话,你还会活得好好的。”
      杨承应话没说完,就察觉李尔瞻不太对劲,大着胆子用手探他的鼻息,却发现已经断了气。
      “父亲!”
      两个儿子扑向病床。
      杨承应默默的退了出来,叹息一声。
      随着大北派实际领袖病故,这一支算是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百四十一回 朝闻道,夕死可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