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九回 馒头窑[2/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奴酋没有水师,万一到了最艰难的那一步,在海岛也可以避乱。”
      “第二是方便通过贸易获得原材料,减少运输的距离。”
      “第三嘛,我希望先生用打造兵器的那批人。”
      杨承应就着炼铁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将军果然深谋远虑。”
      茅元仪认可的点头。
      “那……我们可以拿这个馒头窑试一试效果,如果可行,再南下如何?”
      杨承应知道他们第一次尝试用烧瓷器的馒头窑炼铁,所以不把话说太满,给他们一个退身的空间。
      “这样再好不过。”
      茅元仪欣然同意。
      不久,齐大壮带着老人家来了。
      茅元仪向向老人询问了一下馒头窑建造的细节,提出能不能改成炼铁的窑炉。
      老人提出改造馒头窑,让铁水从排流口流出。
      茅元仪觉得老人的提议很好,报告给了杨承应,表示让自己和老人联手试一试。
      杨承应自然答应,他让齐大壮把建馒头窑的那批人找来,连夜改造馒头窑。
      “将军,您不怪罪俺自作主张。”
      趁他们讨论专业问题,齐大壮找到杨承应,诚惶诚恐地问。
      杨承应微微一笑道:“如果不是你们,我们还找不到新的炼铁手段呢。”
      “不敢。”
      齐大壮可不敢邀这种功,“只要将军不怪罪俺这次自作主张,俺就心满意足。”
      “以后,你就带着他们,靠这些炉子过日子。”
      哀莫大于心死,杨承应已经开始准备放弃他们。
      什么手段都用上了,还是这么自由散漫。制作鸟铳,又是对生产程序要求很高,完全不适合他们。
      齐大壮听出来了,一脸的诧异:“将军,您……您不管我们。”
      “这是什么话。”
      杨承应立刻纠正,“你们都是金州百姓,我怎么会不管你们。只是,我再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工匠,希望你能体谅。”
      齐大壮惊呆了,他扑通一声跪在杨承应的面前。
      “将军,俺知道俺又辜负了您的期望。这个馒头窑是弟兄们抽空建的,绝对没有别的想法。该打的农具一件都没少,真的,不信您问祖将军。”
      “起来吧。”
      “将军不原谅,俺就不起来。”
      “起来!”
      杨承应眉毛一拧,眼神里透露出阵阵寒光。
      那种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杀气,让人看一眼就害怕。
      哪怕是齐大壮,这样的壮汉也害怕。
      他颤巍巍的站起身来,低着头,不敢看杨承应。
      “齐壮士,你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杨承应叹了一口气道,“失去了盖州,我们没有北方屏障,奴酋南下,我们只能正面硬抗。”
      “你知道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心!你们三番两次的闹幺蛾子,害得大家都心思不齐。”
      杨承应觉得自己说的够多了,不想再说下去。
      “这是最后一次,再没有下次。”
      “俺谨记在心。”
      齐大壮跪下,磕了个响头。
      杨承应转过身去,直接选择不接受。
      不是不给面子,而是给的面子已经够多了。
      谁让自己在这方面几乎无人可用,只能选择再次容忍,希望孙元化等人才来到金州,改变一下现在的境况。

第八十九回 馒头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