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请陛下三思,不可动了国之根本,”
      “老臣附议。”
      “臣附议。”
      ……
      安平帝按照吴尚书的法子,在东郊弄了一块天降奇石,上书:【新帝登临,旧都当移。青州之地,是为大吉。】
      这上面的意思实在是太过于浅显,但凡认识字都能读懂。
      当安平帝宣告迁都以后,大臣们齐齐站出来劝谏。
      “四位爱卿。”安平帝压制住心中怒意,“朕知道此事一时间难以接受,但是迁都之事乃是天定。”
      “朕是天子,岂能不听上天劝告?”
      既然经历了那无比真实的梦境,他再也不能龟缩于京城之地坐以待毙。
      此事不论是谁来劝,他都不会妥协。
      安平帝甚至已经传信到青州,命令赵德文先行修筑皇宫。
      丞相拱手再劝,“陛下,话虽如此,但是仅仅凭借一块石头,无法断定是上天之言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什么场面他都见过。
      这石头定然是皇帝授意。
      令人费解的是,皇帝为何热衷于南迁。
      要知道,他最为不喜却又无可奈何的凉州王就与青州一墙之隔。
      “放肆。”安平帝一巴掌拍在龙案上,“丞相岂可亵渎上天?”
      “朕知道你们心中所想。”
      “无非家中田宅皆在京畿之地,不愿挪窝。”
      “朕许诺,南迁后,照旧允你们跑马圈地。”
      事到如今,安平帝也只能先用缓兵之计,待到事成之后,谁又敢真的问他要地皮。
      就在大臣和皇帝僵持不下之时,太后宫中的纪嬷嬷来了。
      安平帝早有预料,也就没有逃避。
      进殿行礼后,纪嬷嬷急切开口,“陛下,太后娘娘凤体违和,还请您去瞧瞧。”
      此话一出,安平帝面上浮现一丝忧虑,“母后怎么了?朕这就去。”
      站起身,走在前头,他面上恢复如常。
      安平帝心里明镜似得,装病这一招,素来在后宫十分常见。
      进到太后寝宫,果然见她躺在凤榻之上,一副神色郁结之像。
      “母后,怎的这般憔悴。”安平帝转而问嬷嬷,“太医可曾来过,
      如何说的?”
      没等嬷嬷开口,太后缓缓说道,“皇帝有孝心了,哀家老毛病犯了。”
      “不碍事,太医说将养半年便好。”
      这个说辞和安平帝预测的分毫不差。
      他也没想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儿子打算迁都青州,母后大可在京城休养,待到病愈,儿子来接您。”
      太后心中一阵悲凉。
      看来,皇帝不仅没打算跟她商量,甚至还决定将她留在京城。
      “皇帝。”太后坐直了身子,语调微微提了几度,“你告诉哀家,为何非得迁到青州去?”
      且不说,大乾根本在京城,那青州,到底有何吸引力?
      皇帝知道不说点什么实际的很难让太后信服。
      他起身,在内殿走了几步,“母后,朕想靠近凉州城。”
      这话几乎把太后说糊涂了。
      “皇帝?好端端的,为何突然生出这般想法。”
      先前说是鹿城有消息,先由着凉州城发展,这个理由尚且可信。
      现如今,皇帝直接明言要靠近凉州城,任谁也想不明白。
      “母后,沈墨渊背后有神人相助。”
      “朕想夺了他的气运。”
      ……喜欢水缸通古代,我囤货救下王爷满门请大家收藏:

第166章 靠近凉州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