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7章 内外形势[1/2页]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撞见高亚明大放厥词只是小小插曲,对于赵源而言,通过跟几个刚来的外商沟通,除了达成了一些贸易上的合作以外,最大的收获则是对当下欧洲的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之前伍崇曜从欧洲考察回来后,曾经跟赵源汇报过欧洲已经开始陷入了内乱,也就是欧洲革命,但是对于其后续的发展却并不知情,而这一次几个外商的到来,也让赵源知道了后续的情况发展。
      在这一次欧洲大革命爆发之前,欧洲形势相对比较明朗,英国迎来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时期,成为了欧洲霸主,并且开始向世界霸权的方向出发——当然这个阶段的英国不能跟后世的美利坚相提并论,它受到本土狭小土地和人口数量过少的制约,只能通过海权来对陆权进行制约,通过在欧洲几个强国之前玩平衡术保持超然的地位
      同时代的法国、俄罗斯、普鲁士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强国,而在欧洲革命之前,英国人主要通过与普鲁士、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结盟,来形成对俄罗斯的制约,避免俄罗斯进一步向中欧、巴尔干和中东扩张。
      问题是,欧洲大革命爆发之后,最先出现问题的就是法国,就在1848年2月24日,巴黎革命群众涌入了杜伊勒里宫,将国王路易菲利普的半身铜像扔出了窗外,并且将象征王权的国王宝座抬到巴士底狱广场焚烧,又被称之为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爆发后,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首相基佐、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等人纷纷出逃英国,由拉马丁,赖德律洛兰等人以及工人代表组成了临时政府,宣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成年男性普选制度得到确定,并且进行选举制宪议会,这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
      三月,革命的热潮进一步扩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和普鲁士首都柏林也先后爆发了革命,君主们在汹涌的民意面前也不得不低头,开始出台宪法,就连一向强硬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所率领的军队也被起义的柏林市民大败,最终被迫同意召开有资产阶级参加的议会,并任命资产阶级自由派首领康普豪森组阁。
      但是,对欧洲秩序造成冲击的绝不仅仅只是大革命,还有一件影响非常大的事情,那就是在维也纳五月起义之后,德意志各邦国竟然在法兰克福召开了一次会议,而这次会议竟然在讨论德意志邦国的合并问题!
   

第287章 内外形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