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 回归,对峙[1/2页]

狂战帝王 小左之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薛仁贵少时贫贱,以耕种为生,后拜见将军张士贵应征入伍,因勇救郎将刘君邛而得名。随唐太宗征高丽,英勇骁悍被拔擢为游击将军[b],旋即升右领军中郎将[c],镇守玄武门,献计讨伐突厥贺鲁部。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起,薛仁贵领军征高丽、黑山契丹、大败九姓铁勒,拜将封爵,但于咸亨元年(670年)大非川之战战败,被贬为平民。后因高丽余众叛乱,被起复为鸡林道总管,后又因事遭流放,遇朝廷大赦返回。高宗念其功劳,任其为瓜州长史[d]等职,永淳元年(682年)率军征讨云州突厥,大捷。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享年七十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e]、幽州都督,朝廷提供车马,护送薛仁贵的灵柩返回乡里。[1]
      学者梁朝认为:薛仁贵作为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一生东征西讨,有力反击了唐朝周边各民族的侵犯,立下了汗马功劳,捍卫了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3]
      人物生平
      毅然从军,锋芒初显
      薛仁贵是绛州龙门人,家族为河东薛氏南祖房,薛仁贵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河东薛氏南祖房人才辈出,薛仁贵的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和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4]薛仁贵少时家里非常穷,主要以农业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时,其妻柳氏认为薛仁贵有出众才能,应在唐太宗亲征辽东之时趁机应募,立功扬名,之后再行迁葬。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1]

第167章 回归,对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