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往,饥荒只会发生在天灾之间,所以楚人向来认为,饥荒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
      但这次,却是楚国人第一次发现,饥荒居然还可以由于认为引发。
      于是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楚王。
      不过朝中令尹帮楚康王说话,将矛盾转移到了李逸这个始作俑者的头上。
      令尹表示昌萍是鲁国派来的间谍,目的就是蛊惑楚王,制作出织布机来,引发粮荒。
      他的理由是昌萍是织?之人,没理由会懂得木工之艺。
      木匠一行里,技艺向来都是传男不传女的,昌萍一个织?之女,怎么可能会木艺?
      所以她必定是鲁国派过来的间谍,目的就是为了诱发这次粮荒。
      这个理由有理有据,顿时说服了所有人,就连李逸自己都是有口难辩。
      这个时代的技艺都是由世家传承下来的,他无师自通,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楚康王也认同了这个理由,打算诛杀昌萍,以平民愤。
      李逸本有逃走的机会,但他却并没有逃离,而是任由楚王卫兵把自己带到了楚康王面前。
      面对康王以及满朝文武,他为自己申辩了一番。
      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他的确没想到,区区几十台织布机,就能引发一场席卷整个国家的粮荒。
      但他不承认自己是鲁国派来的间谍,因为鲁国最顶尖的木匠,也造不出他设计的织布机来。
      对于他的解释,令尹和康王也都没有反驳。
      然而当下已经不是争论对错的时候了,现在的问题是缺粮,一旦粮荒出现,楚人饿殍遍地,肯定会引起动荡,敌国很可能也会趁机进攻,楚国也有倾覆的风险。
      所以,即便昌萍真的不是间谍,为了平息民怨,她也得杀。
      李逸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他提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平息民怨,而是想办法解决粮食危机。
      但康王和满朝文武也都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粮食问题,可一季粮食从种下到成熟少说也得半年。
      而楚国和几个附庸国都因为转种桑麻导致粮食短缺,即便是开仓放粮,也没办法解决缺粮的问题。
      李逸随即提出,愿意以带罪之身出使晋国及其他侯国,前去借粮。
      这个提议很荒谬,因为楚国正在和晋国打仗,为什么要给楚国借粮呢?
      但楚康王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
      他很清楚,杀了昌萍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如果昌萍真的可以借来粮食,解决粮荒的问题,那他还是愿意赌一赌的。
      随后,楚康王就派了自己的亲卫护送令尹以及李逸去了晋国出使。
      李逸也借机见到了晋王,向晋王提出了借粮的请求。
      对于楚国发生的事,晋王也是有所耳闻的,但亲自确认了这个消息后,他也是惊讶不已。
      听到李逸说起那种可以自行织布的机器,他很是心动,当即提出要用那种机器来换粮。
      楚国令尹一口拒绝,但李逸却答应了下来。
      人命关天,只要能避免粮荒,区区织布机,换也就换了。
      这件事本身就是因为织布机而起,用织布机解决也是应该的。
      楚国令尹不忍心看到这种利器落入敌国之手,但也无可奈何。
      最终,经过协商,楚国愿意用五台织布机换取五万石粮食。
      随后,楚康王派人送来了织布机,但晋王却出尔反尔,不肯借粮食了,还提出要让昌萍这个据说是楚国织艺最好的织?之女为他织一匹前所未见的锦,来制作王服。
      李逸知道他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就是想尽可能多的消耗楚国的粮食。
      但眼看饥荒四起,他也只能应了下来。
  &nbs

第六百四十一章:借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