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明战歌![1/2页]

堡宗别闹 何时秋风悲画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幼军现在训练,还是用的老式东风火器。
      因为之前战事报废率高,所以训练的时候也分外注意,怕训练时又报废一批,所以每日严格训练人数和时间。
      然而朱见济让于谦从团营抽调了一万人过来。
      也就是说,幼军三万人。
      火器只是两万人的配备。
      武器出现了短缺。
      但这难不倒读书人出身的王越,很快制定策略:先通过东宫的关系,在大明各地雄师之中,搜集到大量的传统火铳。
      让新编入的一万人,用传统火铳练习射击的基本技能。
      掌握了基本技能,再用东风步枪练习射击技术。
      每天练十发!
      因为每天限量练习,新编入的幼军一万人格外珍惜机会,别说,效果极好,不到一个月时间,幼军这一万新人的设计技术,已经和老卒差相仿佛了。
      缺的是用东风步枪在战场实操的经验。
      朱见济听了王越的汇报后,脑壳青痛。
      这都是钱砸出来的!
      一万人,每天十发,就是十万颗弹药!
      而因为大明工业水平的限制,弹药的成本偏高,现在一两银子只能造出一百五十颗左右的弹药,也就是说这一万人形成战斗力,差不多花了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相对于朱见济现在动辄几十百万两银子的手笔而言,很微不足道。
      但有个问题。
      弹药生产还没有形成工业化。
      东宫军研院一边要保证幼军日常训练弹药的供给,一边还要准备明年开春后征讨女真的弹药储备,压力巨大。
      依靠人力来堆弹药,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搞出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
      这事……
      朱见济决定临时更改行程,等下视察完幼军,再去军研院找施辛,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事情落实下来。
      毕竟最简陋的水力产床已经在施辛的带领下,攻关拿下来了,可以用作东风火器及其配套设施的批量生产。
      接下来只需要优化、扩大规模。
      想到这,对王越道:“新的一万幼军的训练很重要,但也不能因此不让老兵们训练,弹药这事不用操心,训练该用,那就用,只要能保持咱们幼军的战力,每天别说十万发,三十万孤也给你弄出来!”
      王越叹了口气。
      殿下的话他可不敢当真。
      他又不是没和军研院的施辛打过交道,他甚至知道军研院每天的弹药生产量不足五万发,就这一万新人的训练,军研院两个月的产量已经没了。
      后期还要持续训练……
      也就是说,现在光是保证训练的用量,军研院那边就已经很吃力。
      毕竟幼军现在有三万人。
      而且更头疼的是,地方藩王裁减护卫的两万人,也送到京畿来了,即将编入幼军之中,这就是整整五万人。
      五万人的火器部队训练中需要耗费多少弹药?
      战斗中又要耗费多少弹药?
      仅仅是想一想,王越就觉得头皮发麻。
     &nb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明战歌![1/2页]